谢建英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二期投产试运营,10家中外资银行同步试点上线。CIPS是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开发建设的,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的支付清算系统,是中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CIPS二期工程的稳步推进,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以及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均具有深远意义。
一、CIPS进行人民币跨境清算的优势
CIPS上线前,人民币跨境清算模式由代理行模式及境外清算行模式构成:代理行模式是指当境外参加行不能在中国央行开户,只能通过境内代理银行与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再由代理行为其进行跨境人民币的支付清算的模式;清算行模式则是指境内外两银行通过清算行进行跨境资金的支付与清算的模式。相较于上述几种清算模式,无论是CIPS一期还是二期,均在以下方面均存在运营优势:
其一,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无论是代理行结算模式还是清算行结算模式,交易必须涉及第三方银行或系统,程序繁琐且清算路径长。CIPS将现有的境内代理行与境外清算行统一纳为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者拥有CIPS行号并据此直接在系统内办理清算业务,减少了中间多方周转的步骤。针对报文不兼容问题,CIPS引入了SWIFT,支持其报文国际化运行,此外,CIPS通过延长系统运行时间的方式降低了境内外时差带来的清算难度,方便了国际间业务往来。
其二,隔离系统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现行中国境内外支付清算体系存在过度依赖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utomatic Payment System,CNAPS)的问题。然而,CNAPS既支持境内同业间支付清算又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提供平台,境内外支付清算并行的状态,容易导致境内资金与境外资金标识不明产生混同,危害金融安全。此外,CIPS的建立能够使中国降低对SWIFT的依赖程度,避免战略数据泄露导致的金融与货币风险。CIPS作为与CNAPS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系统,为中国境内外支付增加了支付渠道的可选择性,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三,初步建立运行规则,统一业务规范。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CIPS上线同时颁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参与者服务协议》等政策文件,以明确参与者的访问标准、账户管理和业务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为CIPS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此外,CIPS还建立了初步的监管架构,监管权限自中国人民银行层层下放,实现逐级监管,通过信息采集、现场检查和定期培训等方式,推动 CIPS的可持续发展。
二、CIPS一期的不足与二期的改进
高效、安全的跨境支付系统是衡量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本币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中国CIPS二期建设的推进既是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作出的及时回应,也是对CIPS一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CIPS一期的成功投产,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与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自2015年上线以来,CIPS一期运行稳定,可用率保持100%,参与者规模和业务量也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CIPS一期的参与者覆盖范围与“一带一路”高度重合,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此外,CIPS一期对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货币、推进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的迅速增长既是CIPS建立的契机,也是CIPS不断完善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由于CIPS一期尚处系统建设的初步阶段,因此仍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一期采取全额结算的方式提供清算结算服务,该方式虽有利于保持交易的稳定和结算的及时性,降低结算本金风险,但同时存在不节约流动性的缺点。CIPS一期的日间处理业务时间为11小时,相较于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以下简称CHIPS)长达20小时的工作时间,运行时间较短,无法满足更多时区的人民币跨境清算需求。此外,CIPS一期在业务种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CIPS一期存在的诸多局限和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均是在二期建设亟待解决的。
CIPS二期正是在以上背景下上线的。其实CIPS建设所实行“分步走”战略意图也是较为清晰的——若说一期投产旨在“建立”制度,二期则更多着重于“完善”二字。因此,CIPS二期必然会在CIPS一期提供全额实时结算功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鉴于目前关于CIPS二期升级的详细安排尚未公布,故CIPS二期在相关领域的具体升级安排,如CIPS二期是否会“引入混合结算方式”与“增加产品功能”等问题,还有待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的工作部署与CIPS运营机构的进一步明确。不过,根据目前官方CIPS运营机构的信息,服务时间延长的落实情况已然明晰。目前CIPS二期开始提供24小时对外服务,服务时间覆盖欧洲、非洲、美洲等全球各时区工作时间。CIPS增加夜间服务时间后,参与者相应积极,全球客户也获得了更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
三、CIPS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CIPS势必成为中国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的主力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IPS目前仍存在法律规范文件位阶低、系统功能欠缺等问题。未来,CIPS可以从规则制定、功能设计与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完善,从而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构建统一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法律体系。目前中国在跨境支付与结算的问题上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往往是在某一领域出现问题或支付方式的创新后,才出台相关针对性的规则,从而导致规则适用范围窄、变通性不足等问题。CIPS的进一步推进,使得中国在跨境清算规则的制定与运行上掌握了话语权。而话语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国在结合CIPS运行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构建符合中国跨境清算现状的法律规则体系,在管理支付、系统运行和结算以及纠纷解决等方面优化和完善现行法律位阶和内容。
第二,进一步设计完善CIPS功能。CIPS一期工程实现了CIPS大部分基础功能,但在净额结算、业务种类等多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一方面,推动全额实时结算方式向混合结算方式转变。全额实时结算方式下,参与者资金负担大,结算成本也较高。因此应尽快推出净额结算方式,进一步减少清算业务所占用的资金,降低参与者的流动性成本。另一方面,应当增加CIPS的业务种类,推动CIPS与境内证券、票据、外汇交易结算系统连接,支持质押融资、质押担保等业务,同时实现外汇同步支付和券款兑付。
第三,以国际合作提升CIPS的发展水平。货币跨境支付结算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同国家间货币流通情况、相关支付领域监管情况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国的管理和规制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货币跨境支付问题的应对方面,国外主要经济体及国际组织均领先于我国,因此,加强与SWFIT及其他清算系统的合作是提升中国CIPS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作为全球影响范围最大的跨境支付系统组织,SWIFT拥有清算协议标准化、清算安全性、全球清算网络资源整合的重大优势,可为CIPS的建立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此外,CIPS在原理设计上类似于美国,因此CHIPS亦可为其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是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2016级硕士生)
The Second Phase of CIPS: New Stag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MB Cross-Border Payment Infrastructure
XIE Jianying
On March 26th, the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IPS) was put into trial operation for the second phase, and 10 Chinese and foreign banks put it on line at the same time. CIPS is both a payment and clearing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for China, which developed and built by the General Clearing Center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funds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ervices for cross-border and offshore operatio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teady progress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CIPS project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it is also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e to the enhanc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