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31

刘真

    (图片来源:凤凰财经)

 

二十国集团(G20)杭州金融峰会召开在即,2016724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主席马克·卡尼(Mark Carney)致信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就2016FSB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后续工作安排做出汇报,并寻求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支持,以进一步推动G20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建设公开和有弹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FSB认为,2016年初至今,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情绪两大特点。一方面,出于对G20经济体面临的结构性挑战的重新认识,全球经济中期增长预期被全面下调。另一方面,20166月英国投票退出欧盟,这一事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潜在影响还具有不确定性。尽管如此, 全球金融体系仍持续有效运作,其吸收并缓解了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而非放大他们,在压力面前表现出了一定的弹性。这充分表明,G20改革是符合国际社会长期利益的;金融市场已经变得更加强大,以应对可能的冲击。但是,国际社会不能因此而自满,最近的事件凸显了实施并完成危机后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以及FSB近期为解决基于市场的金融潜在的某些结构脆弱性而开展的工作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FSB所有会员国家和地区以及会员机构的共同目标是建立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以支持跨境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长期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也将为G20议程的其他方面带来增益。

基于此,FSB2016年的工作重点仍然是:

1、促进出台增强金融市场弹性的改革协调方案,包括解决与资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结构性漏洞等;

2、发展稳健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包括制定评估中央对手方(CCP)弹性及恢复和可处置性的政策建议,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等;

3、支持有效的宏观审慎的安排。

此外,FSB也将,

4、推动危机后改革政策实施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5、解决金融体系新的和正在显现的脆弱性,包括与操作、代理银行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脆弱性;

6、监测金融技术创新的潜在系统性影响。

 

一、促进金融市场弹性

解决资产管理活动的结构性弱点是2016FSB工作的首要目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显著变化,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获得显著性增长,主要表现为创造了信贷和投资的新来源,加入了多样性并减少了对银行融资的依赖等。事实上,危机以来,越来越大的信用份额已经通过基于市场的债务融资得以扩展解决。当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的中介机构,由此带来的多样性和对银行融资依赖性的降低有助于建立一个更有弹性的金融体系,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活动等长期目标。也因此,为了确保资本流动的可持续性以及投资不会遭受资金链“突然中断”的风险,必须对资产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的结构性弱点予以干预和解决。

20166月,FSB发布了解决由资金流动性错配、基金杠杆、压力条件下投资任务转移所带来的操作挑战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和基金的证券借贷活动等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的14项政策建议。FSB鼓励当局通过压力测试对个人和企业在压力情境下赎回资金的能力进行评估。各国家和地区有关当局的主要任务在于确保市场在压力环境下仍然运作良好,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金融体系不会遭受破坏或变得支离破碎。FSB认为G20财政和央行行长的支持有利于保持这项工作的势头,确保市场性金融成为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并保持持续和平衡的增长。

总体来说,在促进金融市场弹性方面,FSB2016年已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2016年上半年,FSB发布了解决与资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结构性弱点政策建议咨询意见稿,并将于2016年底,在充分考虑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发布该政策建议最终稿。

22016年上半年,FSB完成了对成员实施有关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框架的同侪评议,并发布了同侪评议报告,对该框架的进一步运作提出了建议。

3、对市场深度和资金流动性展开进一步研究,在2017年德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初期发布有关报告和建议。

 

二、开发稳健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强大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是有效、高效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所必须的。通过CCP提供的服务能够支持基于市场的金融的持续增长,促进跨境资本流动的可持续性。对CCP依赖的增强,能够弱化银行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使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加简单和稳健,从而降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这也是G20倡议的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CCP本身也具有系统性,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FSB正在与国际支付和市场基础委员会(CPMI)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展开合作,确保CCP不会出现“太大而不能倒”问题。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增强CCP弹性,包括其遭受冲击后的恢复能力及难以恢复时的可处置性。为此,CPMIIOSCO将在近期针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治理、信贷和流动性压力测试、保证金等问题发布有关建议。作为配套,FSB也将在近期发布有关CCP处置的指引,对进入处置的时间以及处置中资金的充足性、损失吸收的顺序和跨境合作等问题做出规定。FSB指出,该项工作正在取得良好进展,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的支持对于促成公共和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达成建议最终稿非常重要。具体安排如下:

1、在G20杭州金融峰会之前,CPMI-IOSCO将发布增强CCP弹性和恢复能力指引征求意见稿;

2、在G20杭州金融峰会之前,FSB将发布有关CCP处置事宜的高层次指引;

3、在2017年初,FSB将发布有关CCP处置计划、处置策略和处置工具的标准或指引咨询意见稿。

上述文件都将在2017G20金融峰会召开前最终定稿。

 

三、支持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和框架

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将限制可能大规模破坏金融服务的提供并最终对实体经济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的系统性风险。这些系统性风险可能来自于长时间累积,也可能来自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漏洞。当前,发达经济体运用宏观审慎政策的经验正不断增加,一些新兴市场也开始尝试推行宏观审慎政策。为了帮助FSB成员更好地从相关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FSB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做了大量工作。这些经验为G20所有成员国家和地区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和提高国内宏观审慎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为此,在G20杭州金融峰会期间, FSB IMF以及BIS将共同向G20国家领导人递交一份报告,对国际社会有关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工具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做出总结和评论。

 

四、全面和一致的实施危机后改革方案

G20达成一致的改革方案全面、及时和一致的实施将提供一个更具有弹性的金融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支持,推动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FSB提交给G20领导人的第二个年度报告详述了FSB实施G20达成的改革方案的进展及影响。总体来说,危机后改革正在稳步推进。FSB正在进一步完善关于改革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监测和评估框架,同时对改革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保持警惕,并随时准备应对方案。随着近年来多项协议的达成,包括巴塞尔协议III和全球总损失吸收能力标准(TLAC)的出台,有关银行业全面监管和跨境处置的国际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建立。FSB、巴塞尔委员会(BCBS)和各国家当局将继续努力,以进一步明确上述框架的具体细节,并使该进程保持公开和透明。具体说来:

1、到2016年底,BCBS将进一步完善巴塞尔III框架下相关元素,以保证其连贯性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用;其他行业也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如20166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发布了对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G-SIIs)的最新评估方法。

22016年底,FSB将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s)名单做出年度更新。

当前,基本上所有FSB成员国家和地区都对场外衍生品交易提出了交易报告要求,这提高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FSB正展开协调工作以解决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限制政府访问、使用和汇总这些数据的能力。FSB成员国家和地区已经向FSB提交了行动计划,承诺并采取措施逐步取消建立场外衍生品交易信息库的监管和法律障碍。最迟至2018年年中,政府对相关数据的访问将变得更为容易。

3、在G20杭州金融峰会之前,FSB将公布成员国消除这些障碍的计划并作出一个总结性概述。

 

五、解决新的和正在形成的脆弱性

1、不端行为风险

FSB与其他标准制定者正在制定一个工作计划以减少金融不端行为。这些金融不端行为可能通过破坏金融机构和市场信心导致系统性风险。这项工作包括研究治理框架,开发一个监管工具包或制定一项指南;研究薪酬结构中针对行为不端所采取惩罚措施的有效性;解决在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主要金融基准的改革等。

G20杭州金融峰会之前,FSB将报告在减少金融不端行为风险方面的整体工作计划和进展。

2、代理银行

G20轮值主席国——中国已合适地强调了金融包容性。G20杭州金融峰会将强化FSB解决代理银行市场衰退的协调行动计划。在G20杭州金融峰会召开前,FSB将向峰会提交一份关于行动计划进展的进度报告。

3、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专责小组

获得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的高质量信息将帮助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并更好地管理可能会与日俱增的风险。FSB20161月成立了一个由联合国秘书长城市和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主持、业界主导的专责小组,为企业提供自愿和持续连贯的与气候有关的金融风险披露。20164月,专责小组发布了第一阶段工作报告,为与气候有关金融风险的披露制定了基本原则,确定了专责小组下阶段的工作范围和目标。

2016年年底前,专责小组将公开发布有关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的建议和先进实践咨询意见稿。

 

六、金融技术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许多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有着潜在的变革性影响。好的监管框架应当能够在不阻碍创新的情况下管理任何可能由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FSB和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分析金融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一方面,FSB已达成一个框架对技术创新及其对金融稳定的潜在性影响进行分类;另一方面,FSB和标准制定机构正着手解决上述框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综上,作为推动和监测G20金融改革实施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FSB的工作重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G20金融改革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在即将召开的G20杭州金融峰会上将得到充分关注。FSB将继续推动已达成协议在全球全面和一致的实施,并迅速解决新的风险和漏洞,推动建立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后)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