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4
董哲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20日晚,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李克强总理在一场关于中美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演讲中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中国已决定在纽约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翌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授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一则公告,决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分别是中国在境外设立的第21和22家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行在美国与俄罗斯的设立,将进一步便利人民币在这两国的使用和跨境交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一、人民币清算行的含义与模式
一般而言,人民币清算行是依据人民银行与有设立清算行意向的所在国央行签订的协议,由人民银行指定的,能够提供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境外银行。由于清算行模式对于境外清算行资金、信用等要求较高,故清算行一般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支行担任。此次担任纽约人民币清算行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是美国最大的中资金融机构。担任莫斯科人民币清算行的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股份公司,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中资银行。两家银行都拥有雄厚的实力,足以承担清算行的任务。
清算行模式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与之相联系的另外两种模式分别是代理行模式与非居民账户模式。三者均属于人民币跨境清算的传统模式。清算行模式的进行要求境外银行在当地人民币清算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需要清算时,由境外银行通过SWIFT或者当地实时结算系统向境外清算行发出支付指令。境外清算行在收到指令以后,通过其在境内总行接入的境内支付系统,与境内的其他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划拨,完成支付指令。也因此,人民币清算行一般由中资银行的境外支行担任。
由于人民币清算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并且一般由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担任,因而带有较为浓厚的官方色彩。此外,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其货币跨境结算模式都没有包含清算行模式——清算行模式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跨境结算模式。在中国大陆的资本账户管制结束之前,其将扮演连接人民币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桥梁的重要角色。人民币清算行也因此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人民币清算行设立的重要意义
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能够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有利于清算行所在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不仅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带动清算行所在地的人民币相关金融与投资业务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需要人民币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同步推进发展,其中能够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即为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有利于促使人民币停留在当地,从而有助于人民币资金池的形成,满足当地人民币使用的流动性要求。随着人民币清算行这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当地机构与个人也将有机会参与人民币相关的各类业务,并购买各类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例如,在美国人民币清算行设立之后,人民币计价的国债以及其他债券也将在美国蓄势待发,成为当地民众能够投资的人民币产品。大量类似的人民币投资产品与投资渠道,将使境外主体乐于持有并使用人民币,从而吸引他们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形成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内在推动力量。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逐渐形成,清算行所在地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将得到极大地加深。
其次,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有利于其所在地的人民币相关金融投资业务与市场的发展,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有助于人民币资金池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而这是当地人民币相关业务与市场存在与繁荣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6月8日,中国同意给予美国2500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相比于俄罗斯,美国通过RQFII在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红利时占得先机。在未来美国RQFII额度落实之后,人民币清算行的存在,将为离岸人民币通过的RQFII渠道投资境内市场架设起便利的桥梁,进一步拓宽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独领风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算行的存在将使当地人民币市场产生和发展。而RQFII额度则将与清算行的运行将形成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而且使境外持有与使用人民币的主体,都有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人民币清算行在美国与俄罗斯的设立,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深,而且对两国当地主体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与促进经济发展益处良多。以上两个积极意义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的形成而产生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未来,纽约与莫斯科的人民币清算行若能辐射周边缺乏人民币清算服务的地区,带动区域内人民币业务的整体发展,从而促进该区域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将成为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贡献。
三、对于人民币清算行设立的进一步思考
清算行的设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出发,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清算行的地位与作用。
其一,我们应当正确评价以清算行设立为代表的人民币国际化官方推动的影响。清算行的设立具有较为浓厚的官方色彩,体现了官方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诚然,这样的官方推动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如官方替代市场力量推进货币国际化,可能造成他国的担忧,结合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可能会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尚不充分的现阶段,以清算行设立为代表的官方推动不可或缺。如果把人民币国际化比作一只正在航向彼岸的轮船,那么市场自发的推动力量则是能量强劲的大风,而以清算行设立为代表的官方推动则是船只向前航行所必须的发动机。现阶段,轮船尚未航行至顺风顺水的区域,船只前行主要依靠的是官方推动的发动机。而近端时期,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紧张,点心债市场萎缩,汇率波动等不利大环境,则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这艘大船已然遭遇了恶劣的天气,海上风暴与大浪已经直奔轮船而来。此时,官方推动的发动机动力输出,则是保证轮船免于倾覆,继续劈波斩浪,逆风前行的最重要保障。
其二,重视清算行设立在现阶段的作用,与正视清算行模式的局限性并不冲突。在目前境内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清算行充当了连接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重要桥梁,但由于其通过境内总行直接接入境内支付系统,直接通过境内支付系统来执行人民币跨境清算指令的运行模式,导致其几乎没有能力隔离境外金融风险。于去年年底上线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针对跨境支付的特点专门设计了运行模式,可以很好的抵御境外金融风险向境内的传导,避免境内资本管制的千里之堤,溃于清算支付系统的蚁穴。虽然CIPS现在仍存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导致的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先天不足,以及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等缺点,但未来使用该系统隔绝跨境支付中的金融风险传导,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完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世界各地布局发展后,不再适应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的清算行模式将功成身退,将后续的工作交给更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人”。包括全新的CIPS在内的一代又一代“新人”,将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通过这样的“接力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终将实现。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专业2016级博士生)
上一主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回顾与果阿会晤展望
下一主题: 南海仲裁——法律外衣下的主权侵害行为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