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胡德坤主任的邀请,201561日,日本国际政治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石井明先生,日本东洋学园大学华人教授朱建荣先生以及著名日中关系问题、钓鱼岛问题专家村田忠熹先生做客协同中心,分别为师生带来三场关于日本问题以及中日关系问题的精彩讲座。

本次三位教授的讲学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由石井明教授和朱建荣教授分别就“日本周边国际关系”和“日本社会对华观”两个主题为两院师生作学术报告,下午由村田先生与师生开展一场小型学术交流会,共同研讨中日关系话题。

石井明先生首先作了“改善日本周边国际环境的途径——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和平协议与朝鲜战争和平协议的意义”的主题讲座,并坚持全程用中文表述。他以日本赠送中国樱花苗,从落地生根的不易,到现在的枝繁叶茂,指出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的合作。他指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良好关系以及朝鲜半岛的和平,乃至整个亚洲的和平,都是日本所愿也是有利于日本发展的。针对目前日本右翼在亚洲屡挑事端,石井教授也对安倍右翼政府提出了批评。

接下来,朱建荣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日本社会对华观的变迁——中国的对应如何与时俱进”的主体演讲。他主要从个人经历、学者认知以及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读中日关系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他首先通过分析近年来的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调查结果,追溯历史上日本对华观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现在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不高主要是日本右翼政府支持下的国内媒体宣传的导向作用使然,背后是日本对其自身综合实力削弱的不自信,以及面对中国崛起的无所适从和高度警惕心态。接下来,他指出如今日本对华的新特点是“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矛盾混合状态,并认为这一态度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而非是一种定论。虽然中日两国在未来仍然会在领土边界等国际问题、国内治理细节等诸多方面有摩擦和斗争,但是两国关系仍然将在未来将形成某种框架和模式。最后,朱教授指出,中国的对日观应当坚持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两分法”,一方面不放弃追究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另一方面对日本民众不应怀有民族仇恨心理,应当超越历史问题,以一个自信大国的心态更加客观地看待日本民族、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在下午的小型交流会上,村田先生与两院师生亲切围坐,回顾并介绍了文革前夕至今他与中国的五十年情缘。首先,村田先生谈起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整体社会背景,并介绍了自己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契机。其后,他通过叙述50年以来与中国友人的交往以及对中国问题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观察中国历史的镜子,也折射了这几十年来中国的沧桑巨变。最后,他以自己的经历对中日两国如何共处提出了见解——双方都应客观看待、研究历史,这样才能达成共同的历史观,才能真正友好共处。在提问环节,村田先生主要回答了关于钓鱼岛、安倍政权执政前景等问题。

    三位教授对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和介绍,为师生提供了看待日本民族和中日关系发展历史的多种视角,进而引发对中日关系现状的深度思考。从教授们字里行间中传达出的对未来双方关系的美好希冀,也鼓舞着在场听众从自身做起,为中日关系友好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撰稿:刘梦,朱宝林,王竞超,摄影:钟佳琪)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