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爽译评

2024年5月13日,印度和伊朗签署关于恰巴哈尔港的协议。
(图片来源:印度驻伊朗大使馆)
随着印太地区日益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舞台,孟加拉湾因其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枢纽地位而备受关注。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副研究员索希尼·博斯(Sohini Bose)指出,在能源安全不确定性加剧和全球权力格局持续重塑的背景下,各国为了确保能源运输的持续畅通,获取丰富的油气资源,纷纷争夺在孟加拉湾的战略地位。
首先,作者论述了孟加拉湾凭借三大地理特征成为“中印战略竞争”的焦点区域。其一,孟加拉湾临近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被视为“影响全球贸易与安全的咽喉要道”,连接孟加拉湾与安达曼海和太平洋,自七世纪以来便是海上贸易的生命线。目前,全球约30%的贸易经此通道运输。因此,控制孟加拉湾不仅意味着可以直接参与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更意味着能够监测乃至影响国际航运流量。其二,孟加拉湾坐拥着极具战略意义的岛屿。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常被称为“全球地理位置最具战略价值的岛链”,不仅邻近马六甲海峡,还横跨三条重要航道(邓肯海峡、普雷帕里斯海峡、十度海峡)。掌控这些岛屿,既能获得繁忙海上贸易带来的经济红利,将其打造为补给或转运基地,又可作为海军前哨,对海上交通实施常态化监控。作为孟加拉湾的另一重要岛屿国家,斯里兰卡拥有连接欧洲、中东、印度、中国、东南亚及远东的广泛贸易网络,其商业首都科伦坡因地理位置优越、港口可停泊大型船舶而成为区域航运枢纽。如今,印度与中国均试图通过强化与斯里兰卡的合作来拓展各自在孟加拉湾及印度洋的海上利益。其三,孟加拉湾呈半封闭海域结构,沿岸国家相互毗邻,海洋资源相对共享,从而加剧了围绕商业与战略利益的竞争。
其次,作者梳理了中国和印度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缅甸开发港口的相关举措。在斯里兰卡,中国向斯里兰卡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用于建设汉班托塔港。2025年1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总额达37亿美元的协议,在汉班托塔港建设石油炼化厂。中国持续扩大在斯里兰卡港口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至今在斯里兰卡港口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超20亿美元。作为回应,印度与日本推动联合掌控科伦坡港东部集装箱码头(ECT)以制衡中国影响力。2025年4月5日,印度、斯里兰卡与阿联酋签署三方协议,主张将亭可马里港发展为战略能源枢纽。此外,印度对中国在斯里兰卡可能涉及军事用途的活动长期保持警惕,并对中国军舰停靠科伦坡港表示强烈抗议。
孟加拉国一直积极吸纳中国投资,以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在吉大港,随着中孟关系不断深化,目前中国不仅获得吉大港的使用权,还参与建设达卡-吉大港高铁、220公里输油管道、中国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并在距吉大港约84公里处建设谢赫·哈西娜海军基地。孟加拉国曾希望印度参与吉大港项目,以实现最大化发展并维持外交平衡。2022年4月,前总理哈西娜向印度开放吉大港使用权,为印度东北部内陆地区(尤其是阿萨姆邦和特里普拉邦)提供通往孟加拉湾的便利通道。但受当前孟印关系紧张影响,双方合作已暂停。在蒙格拉港,2023年3月中国宣布向孟加拉国提供4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孟加拉港的现代化改造,这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6月,印度表达了运营蒙格拉港并新建一座码头的意愿,与其扩大在印度洋地区“存在感”的整体战略相契合。但局势在2025年3月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访华期间再度生变。中国承诺提供4亿美元用于蒙格拉港现代化改造,并追加3.5亿美元用于建设中孟工业经济区。目前,印度的运营计划已陷入停滞,但尚未正式终止。此外,帕亚拉港最初计划由中国单独开发,后在前孟加拉国人民联盟政府推动下,转变为多国联合项目,其中印度的参与度有所提升。目前,该港仍在建设中,但与印度的合作已暂停。
缅甸积极与域外大国及孟加拉湾沿岸国家互动,加强海军交流、能源开发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皎漂港,中国与缅甸合作开发皎漂深水港及配套经济特区。该港口项目价值高达73亿美元,建成后将通过铁路与公路连接昆明,使中国得以直通印度洋,与西亚、欧洲及大西洋地区建立直接贸易联系。皎漂港及其经济特区的建设始于2010年,但受新冠疫情与缅甸军事政变影响陷入停滞。2025年3月,中国中信集团高管会见缅甸军政府官员,敦促加快“一带一路”框架下皎漂深水港及配套经济特区建设进度。但对于印度而言,该港口距离其东北边境过近,因而引发印度的安全焦虑。在实兑港,印度于2024年4月通过印度港口全球有限公司(IPGL)获得了实兑港的运营权。协议包含印度对该港口的长期租赁权,每三年续约一次。印度港口全球有限公司将筹集资金进一步开发该港口,并计划推动使用印度卢比进行交易。
最后,作者总结道,尽管港口建设只是中印在孟加拉湾地区竞争的一个方面,但却是在海洋领域最直观的表现。鉴于中国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更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中国在该地区的港口支点数量超过印度。印度虽然拥有该地区最长的海岸线和多个自有港口,具备天然优势,但其在沿岸地区的存在感却落后于中国。此外,作者指出,中印在孟加拉湾沿岸国家港口项目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与这些国家双边关系的整体走向。为强化印度在孟加拉湾地区的影响力,作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相较于中国的援助常被视为“债务陷阱”,印度可以充分利用本国的良好声誉,积极推广自身的替代性投资方案。二是基于与孟加拉湾沿岸国家的共同利益关切,印度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机制促进双边合作,增强在该海域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宣传“萨加尔马拉”项目(Sagarmala Programme)的成功经验,借助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平台分享最佳实践和技术知识,增进孟加拉湾地区互联互通。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11月4日发表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官网
上一主题: 令人担忧的三角关系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