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英国:在动荡的世界中建立联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浏览量:154

张含睿译评

 640

108日至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访问印度。

(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

 

108日至9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首次访问印度。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总裁哈什·潘特和战略研究项目副主任莎莉·马洛特拉撰文指出,此次访问重点关注四个关键领域,旨在加强印英双边伙伴关系,即贸易投资、教育、科技创新以及国防安全。

首先,作者指出,印英两国在贸易投资和防务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显著推动了双边关系发展。《英印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签署后,双边贸易额预计将从目前的420亿英镑翻一番。贸易和投资自然成为斯塔默印度之行的核心议题,他恰如其分地选择印度商业和金融中心孟买作为访问的目的地,并率领了由首席执行官、学术界和文化界领袖组成的125人的庞大代表团。这是自2018年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访华以来英国规模最大的官方商务代表团,这清楚地表明,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暗示印度经济已不景气,但英国仍将印度视为开展业务的理想之地。《英印全面经济贸易协定》的批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该协议将降低关税,并扩大市场准入。然而,据英国政府称,尽管尚待实施,但该协议已为英国带来了价值10亿英镑的投资,并创造了7000个就业岗位。双方防务合作历来较为滞后,过去十年英国仅占印度国防采购总额的3%。如今,防务合作已成为两国合作的优先事项。《英印2035愿景》文件强调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印度致力于减少对俄罗斯的武器依赖并实现军备现代化,而英国则在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和出口的情况下。在此背景下,双方签署了一份价值3.5亿英镑的轻型导弹供应合同。在斯塔默访问期间,两国在西印度洋举行了双边康坎Konkan)海军演习,这表明尽管英国目前更加关注乌克兰战争,但保守党构想的印太战略似乎仍将持续下去。在印度-太平洋倡议IPOI)框架下,印度-英国正在规划一个新的区域海上安全卓越中心,同时双方还达成了一项协议,为印度军舰提供海上电力推进系统,以进一步促进双边海上合作。

此外,英印两国在技术教育及反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但英国国内仍存在一些挑战。在技术安全倡议的支持下,两国公布了多项举措,包括设立气候技术初创基金、建立人工智能联合中心以及成立关键矿产行业协会等。与此同时,九所英国大学将根据印度国家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在印度设立分校,扩大双边教育合作。英国大学向印度的扩张预计将为英国经济带来5000万英镑的收入,同时满足印度日益增长的学生群体的需求。联合声明大量提及反恐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强烈谴责4月发生的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事件。斯塔默强调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的努力。此外,他还宣布三部宝莱坞电影即将在英国开拍。 

其次,作者认为,印英关系面临外部关系变化和内部诸多问题的挑战。一方面,虽然斯塔默的印度之行盛况空前,但他在国内的支持率依然低迷,而且还面临着来自英国改革党奈杰尔·法拉奇的严峻政治挑战。英国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高昂的能源价格以及估计高达300亿至400亿英镑的预算缺口。与印度加强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帮助英国重振经济活力。此外,在英国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展现出的强烈反移民情绪的背景下,英国将如何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限制海外工人,这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尽管英国迄今为止通过奉承等策略对特朗普的应对相对较好,但特朗普对印度进口产品征收50%的关税,导致印度与华盛顿的关系依然紧张,这促使印度更加积极地与更可靠的伙伴深化关系。尽管两国被冠以天然伙伴的美誉,但印英伙伴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斯塔默表示,并未打算放宽对印度工人的签证规定,而是要增加外国人申请英国无限期居留身份所需的年限。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积极支持乌克兰,但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稳定,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行为如今在西方国家受到更严格的审查。与此同时,卡利斯坦和克什米尔问题频频浮出水面。政府采购问题和原产地规则等贸易壁垒仍需关注,旨在保护投资者并更好地解决争端的双边投资条约仍在谈判中。两国还需要解决碳边境调整机制方面的分歧,该机制将于20271月生效,可能会影响印度碳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最后,作者指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令人欣慰的是,印英关系如今正更有效地实现议题分离,并摆脱了过去的阻碍,转向加强经济和战略合作。斯塔默重申,英国有意在2047年前成为印度迈向发达印度Viksit Bharat)的重要合作伙伴。世界第四大和第六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能否在动荡的时代成为稳定的支柱?尽管双方做出了诸多承诺,但印英伙伴关系的成功将取决于双方政府是否有能力落实商定的各项举措。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1011日发布于观察家基金会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