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睿译评
2025年7月2日至9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加纳和纳米比亚。
(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
全球贸易格局变幻莫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竞争加剧,再加上地区贸易和投资集团不断涌现,都在冲击着现有的全球贸易秩序。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新经济外交中心(CNED)研究员兼世界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负责人苏米亚·鲍米克认为,对印度来说,这些变化和其推动南南合作、实现供应链多样化以及开展地缘经济对冲的战略调整方向是一致的。非洲成了这种战略重新定位的核心地区,它有着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和印度的贸易、投资往来也日益紧密。
首先,作者分析了印度在非洲的发展机遇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印非双边贸易额从2011 - 2012财年的685亿美元增长到了2023 - 2024财年的833.4亿美元,这让印度成了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中国。除了贸易,印度还是非洲的第二大贷款援助国,大部分援助是通过非洲开发银行(AfDB)提供的。从2010年4月到2023年3月,印度在非洲的累计投资总额达到了65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资流向了埃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加纳等国家。印度计划到2030年实现1500亿美元的投资额,这凸显了双方伙伴关系在战略和发展方面越来越重要。印度在非洲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和非洲借助《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获得美国贸易优惠准入,以及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所具备的一体化潜力相得益彰,让非洲不再仅仅是接受援助或者提供原材料的国家,而是成为了工业和经济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尤其是在关税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印度和非洲的关系正加速朝着具有长期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和地缘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美国不断调整的关税政策,给印度公司在非洲扩大制造和业务基地创造了特定行业的机会。其中,制药行业最为重要,非洲长期缺乏价格合理且质量可靠的药品生产。印度的制药公司已经是全球仿制药生产的领军者,它们有能力满足非洲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还能受益于越来越有利于南南合作的监管政策。这既满足了商业需求,也推动了发展,让制药业成了印度非洲战略的基石。与此同时,纺织品和汽车行业也提供了重要机遇,特别是通过《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符合条件的非洲国家能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待遇。印度公司在非洲建立制造中心,可以把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当地的成本优势结合起来,还能避开直接向美国出口可能面临的关税壁垒。在非洲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印度企业可以在建设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和电信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作者认为印度正在化障碍为门户,使非洲成为印度的战略桥梁。作者指出,美国关税的提高(尤其是针对中国和印度商品关税的提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三角套利机会,印度企业正积极准备利用这个机会。2025年初,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一下子涨到了145%,5月初经过谈判降到了约30%,但这个峰值也凸显了各行业面临的保护主义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关税也大幅上涨,2025年初,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互惠”关税,之后又因为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了25%的惩罚性关税,从8月下旬开始,美国把印度商品的总关税提高到了50%。在这种情况下,非洲通过《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等机制获得的优惠贸易准入,再加上它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就有了战略价值。对于印度企业来说,在非洲大陆开展制造业务有两大好处,一方面能以更优惠的关税进入美国市场,另一方面能利用非洲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美国的“友岸外包”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机会,该政策把供应链重新导向政治上结盟的国家。许多非洲国家和印度、美国都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它们是中立且可靠的制造业中心,既能利用印度的资本和技术,又能解决美国的供应链安全问题。非洲自由贸易区整合了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市场,放大了这些优势,让印度公司能够突破单一国家投资的规模限制。这一变化代表着地缘经济的转变,印度和非洲的贸易从传统的资源开采模式,转向了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的增值伙伴关系。
再次,作者指出,非洲的政策环境和多边合作,进一步鼓励了印度公司扩大在非洲的业务。一方面,对印度企业来说,基础设施发展激励措施是最直接的吸引力。非洲各国政府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和监管激励,吸引制造业和技术转让领域的外国投资。尼日利亚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尽管在治理和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挑战,但它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劳动力成本低、税收优惠的区域门户。另一方面,多边框架也带来了更多机会。金砖国家吸纳了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深化了机构合作,为印度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技术转让协议和外交支持。俄罗斯和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合资企业的范围,特别是在制药、科学仪器和技术领域。与此同时,整个非洲市场(包括制药、电信和金融服务)的监管协调降低了交易成本,让泛非战略更具可操作性。包括非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印度开发机构在内的开发融资机构,也提供了与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参与相关的资本和技术支持。这些途径再次把非洲变成了印度公司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把工业伙伴关系融入了更广泛的地缘经济框架。
最后,作者指出,非洲正日益成为印度构建弹性全球价值链和实现出口渠道多样化战略的核心。通过把非洲放在美国关税政策、非洲大陆一体化和多极制度框架的交汇点上,印度不仅能保障自身的地缘经济利益,还能为非洲的产业转型做出贡献。因此,印度和非洲贸易的演变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在这个新格局中,全球南方不再是一个边缘角色,而是工业共同创造和战略连通性的关键力量。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9月6日发布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上一主题: “冷战2.0”时代下印度在东西方之间的微妙平衡 杨鑫钰译评
下一主题: 没有了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