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钰译评
(图片来源:第一邮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再次展现了其标志性的外交风格,即以“交易”为手段、释放难以捉摸的战略信号,以及为短期利益动摇全球秩序的强烈意愿。这种外交风格的回归加剧了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印度而言,这一局面对其长期奉行的战略自主外交原则构成了新的考验。对此,现任印度国家灾难管理局官员赛义德·阿塔·哈斯南(Syed Ata Hasnain)撰文分析了在这个复杂变化的国际局势下印度坚持战略自主外交原则的具体表现与战略目标。他指出,随着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对抗不断升级,美国迫切需要明确盟友的支持立场和忠诚度。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印度需坚持战略自主,与所有大国保持接触,在利益交汇处协调立场,同时避免卷入有损其长期战略目标的冲突局势。
首先,作者分析了印度在与俄美等大国关系中体现出的战略自主原则。印俄关系方面,过去六十年间,印俄关系展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与战略互信特征。从1971年的《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到如今先进防空系统的交付,俄罗斯多次向印度提供了其他国家无法或不愿提供的支持。近期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的发言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他特别提到俄制系统在军事行动中的卓越表现,例如在“朱砂行动”中成功击落巴基斯坦战机,并对印度部署的俄制S-400防空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这些俄制防御系统不仅仅是军事资产,更传递出重要的地缘政治信号,表明印度将根据自身的战略需求,从其选择的任何伙伴中获取国防技术,既无“畏惧”,也无“偏袒”。诚然,中俄关系的日益紧密使这一情况变得复杂,但这恰恰凸显出印度与俄罗斯保持外交接触的重要性。印度的战略目标在于与俄罗斯维持沟通渠道,向俄方传达其多边主义立场,并在必要时与俄合作,从而同中国构建有限但有效的战略互信。对于印美关系而言,过去二十年间,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在贸易、技术、能源以及安全等多领域稳步发展。双方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行动存在共同关切,并通过四方安全对话等多边机制加强合作,为双边关系赋予了更深层的战略内涵。然而,特朗普2.0时代可能对这一双边关系带来挑战。作者指出,美国在涉及巴基斯坦的问题上,有时“操之过急”,并期望印度“亦步亦趋”,这对印度构成潜在风险。因此,作者认为,印度在印美关系上的明智之举是继续与美国保持互动的同时,牢牢掌握关系的“主导权”。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固然重要,但与美“结盟”唯有在符合印度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才值得考虑。
其次,作者分析了印度在多边机制中呈现出的战略自主原则。在联盟政治不断演变的世界格局中,多边机制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做出的积极贡献,使其在这些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印度也受邀参与七国集团峰会,在美西方主导的多边对话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印度的上述行为引发了“全球南方”国家的疑虑。对此,作者认为,印度在不同多边机制中的参与不应被简单解读为对特定集团的“站队”,而应被视为一种更高理念的体现,即坚持与各方接触,拒绝被单一阵营束缚的决心。事实上,印度甚至可以考虑采取更加大胆的举措,例如提议美国在金砖国家或上合组织会议中获得观察员国身份等。此举有助于打破固有认知,表明这些机制并非“排他性俱乐部”。当然,此类行动需要极高的外交技巧,尤其要在平衡俄罗斯关切的同时,化解来自中国的潜在“阻力”。这些努力恰恰契合印度长期的战略目标,即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成为多个权力中心不可或缺的关键伙伴。
随后,作者分析了判定印度战略自主成效的重要标准。他指出,归根结底,衡量国家战略自主成效的关键,不在于口号是否响亮,而在于其能否转化为强大的实力。印度的长期战略目标十分明确,主要包括实现持续且包容的经济增长,将人均收入提升至发达国家水平;构建技术先进、自给自足并具备出口能力的国防工业体系;成为全球供应链、数字治理以及气候行动框架中的关键参与者;培养积极主动的外交文化,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调解、倡议和领导作用,而非仅限于被动反应或投票。为实现这一愿景,印度需坚持战略自主原则,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持足够的耐心,以及排除突发事件的干扰。
最后,作者总结道,特朗普2.0时代的世界,既非舒适之地,也不会是恒定之态。在此国际局势下,选边站队、仓促做出反应,乃至卷入与自身核心利益不符的国际事务,将使印度面临巨大压力。然而,印度的战略成功一直源于其独特的平衡能力,在需要时勇于说“是”,在必要时敢于说“否”,追求合作而不陷入依赖,实施威慑而不走向冲突。基于此,印度的外交路线已然清晰,即深化与美国的关系,同时维系与俄罗斯的外交纽带,审慎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并避免陷入与巴基斯坦的“挑衅循环”。作者相信,印度领导层对此已有深刻理解,归根结底,坚持战略自主才是印度最根本的制胜之道。
(审校:畅爽 编辑:田鑫)
原文于8月11日发表于《第一邮报》
上一主题: 斯里帕尔纳·帕塔克:印中关系解冻是战略信号而非妥协让步
下一主题: 欧盟《2030年准备就绪》白皮书:印度的机遇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