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爽译评
(图片来源:ANI)
7月17日,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主任阿尔温德·古普塔(Arvind Gupta)向尼赫鲁大学师生发表演说,探讨世界变局下印度的世界观。古普塔表示,印度的世界观植根于其自我定位,即“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最大的民主国家”、多元社会以及基于“天下一家”(Vasudhaiva Kutumbkam)理念的包容性愿景。随着印度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其参与全球治理与塑造世界秩序的信心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印度也清醒认识到,若要维系当前的发展势头,必须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挑战,持续提升在动荡国际环境中的能力与韧性。古普塔通过总结过去十年间印度经历的数次危机事件,强调这些危机不仅折射出印度的世界观,也展现了其应对国际动荡局势的策略。
第一个危机是2020-2022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尽管疫情造成印度近50万人死亡,但也促使印度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加成熟。印度不仅自主研发疫苗和检测试剂盒,还通过“疫苗友谊”(Vaccine Maitri)计划向其他国家免费捐赠疫苗。与此同时,印度通过大规模空运接回滞留海外公民,重塑了“第一响应者”的国家形象。在此期间,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天下一家”“世界之友”(Vishwamitra)及支持“全球南方”等理念,逐渐成为印度外交政策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依托技术手段提升疫苗产能、通过CoWin疫苗平台完成13亿人口接种管理的实践经验,不仅为印度深化数字技术合作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为应对未来全球危机积累了经验。
第二个危机是2022年2月爆发并延宕至今的俄乌冲突。作为印度亲密且享有特殊地位的战略伙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而这场冲突至今仍未平息。乌克兰作为印度的友好伙伴,在冲突初期为印度撤离数千名被困学生提供了大力协助。随着俄罗斯遭受西方大规模制裁,印度也被要求对俄进行谴责,但印度始终抵制此类压力。不仅如此,印度在西方制裁框架下持续以优惠价格从俄罗斯采购石油,如今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来源国。此外,印度在联合国多项西方主导的对俄谴责决议中均采取弃权立场。在此期间,莫迪始终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总统保持沟通,多次强调“这不应是一个战争时代”,呼吁通过对话与外交途径解决冲突。古普塔认为,在俄乌冲突的漩涡中,印度的处境实属艰难,既不能疏远西方,也不能疏远俄罗斯,又要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但印度最终成功践行了战略自主。
第三个危机是2023年10月爆发的巴以冲突。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并扣押数百名人质,以色列以空前力度展开反击。中东局势自此陷入持续动荡,印度不得不应对该地区格局的深刻变化。印度明确谴责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坚定站在以色列一边。多年来,印度已重塑其中东关系版图,不仅与以色列、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国家建立紧密合作,而且加入I2U2集团和“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与此同时,印度与伊朗建立了密切关系,运营恰巴哈尔港并参与“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古普塔表示,在应对当前中东地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方面,印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体而言,印度与以色列站在一起,但也设法维持与伊朗的关系。印度海军也在保障穿越红海和阿拉伯海动荡水域的商船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印度因未明确支持巴勒斯坦诉求、未呼吁加沙停火、未谴责以色列袭击平民而受到批评。尽管印度持续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这并未让阿拉伯国家认可其中立立场。展望未来,印度将继续面临在中东地区寻求平衡并保持其影响力的挑战。
第四个危机是近年来印度周边地区局势不稳定性上升。这一行动也促使印度更加关注其周边地区日益动荡的局势,意识到需要采取新的应对方式。如果印度希望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国,就必须拥有一个稳定、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印度推行“邻国优先”政策的原因所在。周边国家接连发生的危机迫使印度在该地区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自2014年起实施的“邻国优先”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不断加剧的不稳定因素,这一政策已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印度在斯里兰卡经济深陷危机之际提供了40亿美元援助,提升了印度在本地区的形象。印度还向孟加拉国提供了80亿美元,用于推动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然而,孟加拉国局势的突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权更迭,严重影响了印孟双边关系。经验表明,邻国政府的更替往往会给双边关系带来不确定性。古普塔指出,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祖就职后推行亲华政策,对印马关系造成冲击,印度需全力修复这一恶化的双边关系。缅甸等周边国家的不稳定局势,也对印度与其双边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中印关系以及近期印巴紧张局势也表明印度需要重新思考对邻国的战略,找到能够稳定邻国关系的支点。
最后,古普塔总结了印度应对世界变局的策略。一是加强对外接触已成为近年来印度外交政策的主要趋势。印度与大国以及非洲、欧亚、拉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的交往已大幅深化,其外交互动内容不断丰富,涵盖防务与安全合作、技术合作、粮食能源安全、发展伙伴关系以及能力建设等议题。印度还以市场为抓手吸引外来投资,深刻认识到经济合作对自身发展的关键意义,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与此同时,文化交流、民间往来和软实力也在印度外交战略中获得应有的重视,显著拓宽了其外交参与的社会基础。古普塔认为此类多元化的外交实践,有助于在更广泛的地理空间中分散风险,降低对某一地区的依赖。二是印度积极参与多个区域与专题性机制。印度不仅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推动金砖国家组织扩员,同时成为“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活跃成员。鉴于区域性组织的效用存在局限,印度还主导建立了国际太阳能联盟(ISA)、全球生物燃料联盟(GBA)与国际抗灾基础设施联盟(CDRI)等一系列新型多边合作平台。三是在军事、经济、科技与社会等多个领域全面增强国家实力。印度大力推行“自力更生”计划、“印度制造”倡议,以及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专项攻关。综上所述,印度正以审慎乐观的态度应对全球格局变革,既要把握新机遇,也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7月18日发布于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
https://www.vifindia.org/article/2025/july/18/India-s-View-of-the-World
上一主题: 支离破碎世界中的经济伙伴关系:印欧自贸协定的进展与战略意义
下一主题: 印英全面经济贸易协定的意义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