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经济关系相互依存还是脱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浏览量:259

张含睿译评

640 (10)

72日,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主任阿尔温德·古普塔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了有关印中经济关系的演讲。

(图片来源:辨喜基金会)


72日,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主任阿尔温德·古普塔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了有关印中经济关系的演讲。他认为这一问题不应被简单地概括为脱钩相互依存,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经济上完全脱钩并无可能。然而,根据形势变化,对供应链进行重新定位是可能,甚至可取的。

首先,古普塔梳理和总结了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和中印经济关系的现状。他强调,在原材料、中间品、技术或资金方面过度依赖单一国家或单一来源会带来巨大风险。当前中国在稀土、技术、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制造加工环节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元仍是国际贸易金融的主要结算货币。制裁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作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在地缘政治紧张的碎片化世界中,供应链可能被政治化并成为强制手段。中国近期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稀土及合金出口,不仅影响全球产业链,也导致印度多个工业部门面临不确定性加剧。供应链武器化将造成大规模贸易中断、经济机遇流失和紧张局势升级,这正是供应链多元化的合理性所在。印度和中国贸易关系密切,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然而,2020年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后的事态发展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局势正在缓和。自202410月两国领导人在喀山会晤以来,双边关系呈现积极趋势。两国关系正在逐步正常化。2024-25财年数据显示,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但1318.4亿美元的双边贸易中印度逆差扩大至992亿美元。持续扩大的贸易失衡已难以为继,需要中方积极回应印方对持续存在的非关税壁垒的关切,这些壁垒严重阻碍印度对华出口增长。目前中国对印直接投资占比不足印度外资总额的1%。印度实施的邻国投资预先审查机制并非全面禁止,而是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印度需系统评估中国投资在资本注入、技术转移、就业创造及全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实际效益。

其次,古普塔展望了印中经济关系前进的道路。2023-24年经济调查》将中印经济关系定义为"极其复杂且相互交织"。中国在稀土矿物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令人关注,印度可再生能源计划的脆弱性正源于对华原材料的高度依赖。印度国内对华经济关系存在争议。《经济调查》指出:印度难以填补中国腾出的制造业空间,近期数据甚至质疑中国是否正在退出轻工业领域。这引发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印度能否在不融入中国供应链的情况下融入全球价值链?二是如何把握从华进口商品与吸引投资的平衡点?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自2010年建立的战略经济对话(SED)机制本是促进中印双边合作的重要平台,第六次会议2019年在德里举行时双方同意将其发展为常态化机制,并设立政策协调、基建、高科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能源和制药等六个工作组。但加勒万河谷事件后,该对话机制中断,随着两国关系正常化,对话机制有望恢复。

最后,古普塔认为,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产品的情况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然而,中国迫切需要取消针对印度出口商的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贸易更加平衡。印度没有意识形态上的理由限制与中国的经济和商业联系也无意全面脱钩,但必须强化自身制造业能力并拓展全球市场。在此框架下,双方存在达成合理妥协的空间。投资问题同样需要辩证看待。印度可在保障本土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审慎有序地开放投资准入。历史经验表明,经济问题无法与政治安全切割。2020年之前,中印经济关系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加勒万河谷事件后,两国关系遭遇挫折。双方必须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近期发生在帕哈尔加姆的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印巴军事冲突,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提供的武器系统对付印度,这也可能对中印关系产生影响。中印关系重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能否修复2020年边境冲突动摇的战略互信,这需要两国对彼此安全关切保持敏感,因为安全态势直接影响包括经贸在内的整体双边关系。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710日发布于辨喜基金会

https://www.vifindia.org/2025/july/10/Economic-Ties-Interdependence-or-Decoupling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