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爽译评
(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
6月15日至17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加拿大,受邀参加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举行的G7峰会。前印度驻纽约总领事帕布·达亚尔(PrabhuDayal)撰文分析了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掌舵时期印度与加拿大关系的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回顾了卡尼上任以来印加双边互动的新动向。今年3月,卡尼接替特鲁多出任加拿大总理。卡尼就任之际,正值加拿大与美国贸易战不断升级之时。在宣誓就任前,卡尼表示,加拿大将寻求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实现贸易关系多元化,重建印加关系也将迎来新契机。印度对此也采取和解态度,表示希望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敏感”的基础上重建与加拿大的关系,并将双边关系下滑归咎于加拿大“对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分子的纵容”。5月26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与加拿大新任外长安尼塔·阿南德(Anita Anand)通电话,这是修复双边关系的重要一步。期间,双方强调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并推进共同优先事项。这是加拿大领导层更迭后印加首次举行的高层对话,标志着两国有望重新开启合作。阿南德表示,此次会谈富有成效,并期待“继续携手合作”。作者表示,苏杰生与阿南德的对话不仅仅是政治互动,也向两国民众、高校及企业释放出积极信号,即印度和加拿大已准备好在卡尼治下翻开新篇章。近日,针对为何邀请莫迪参加G7峰会,卡尼指出,“印度既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诸多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邀请印度出席G7峰会合情合理。此外,在双边层面,目前印加已就继续进行对话达成重要共识”。作者认为,卡尼向莫迪发出邀请,进一步表明了加拿大对于重建印加关系的决心。加拿大政治分析人士长期以来一直建议,加拿大必须尽快结束紧张局势,寻求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加强与印度的伙伴关系,实现贸易多元化。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将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作者分析了印加关系恶化的历史矛盾与核心症结。其一是1985年印度航空爆炸惨案,该惨案造成329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加拿大公民。印方认为,加拿大未能阻止袭击且调查不当,应对措施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其二是锡克教分离主义组织“卡利斯坦”运动加剧了印加关系的紧张,尤其是特鲁多对该运动的支持引发印方强烈反对。2023年9月,特鲁多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表示,“加拿大安全机构一直在积极调查印度特工与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遇害案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指控。任何外国政府参与在加拿大领土上杀害加拿大公民的行为,都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侵犯,这违背了自由、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此外,特鲁多等加拿大政客频繁出席锡克教侨民活动并为宣扬暴力者站台,这进一步激化了印度对于加拿大承诺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深层怀疑。而加拿大指控印度政府参与哈迪普·辛格·尼贾尔遇害事件,则加剧了两国的外交争端。具体而言,印度指责加拿大庇护和支持反印恐怖分子,加拿大控诉印度干涉加拿大事务。两国互相驱逐对方外交人员,并建议本国公民不要前往对方国家。在紧张局势升级之际,加拿大甚至关闭了驻印度的三个领事馆。2024年,加拿大指控印度外交官参与恐吓、勒索和谋杀等犯罪活动,两国危机进一步加深。印度否认了上述指控,称加拿大是极端主义和反印活动的“避风港”。此外,印度撤回了多名驻加拿大外交官,并驱逐了六名加拿大外交官。其三是特鲁多任期内的移民政策给印度学生带来了严重影响。教育历来是印加关系的基石,印度是加拿大高校重要的国际学生来源国。加拿大的高校,尤其是多伦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蒙特利尔的高校,是印度学生的热门选择。加拿大和印度于2018年续签的《高等教育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开展教育合作提供了框架。根据加拿大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共有超过31.9万名印度学生在加拿大就读。然而,由于政治局势紧张和随之而来的收紧签证政策,2025年初签发的签证数量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大幅下降了31%。印度学生也反映,签证处理时间延迟,审查更加严格,财务文件要求增加。
最后,作者指出,印加关系目前处于变化之中,既有增长潜力,也面临持续挑战。尽管双边合作存在重大机遇,但近年来的外交紧张局势敦促双方需要恢复信任并开展接触。一方面,两国经济联系基础牢固,贸易和投资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拿大在清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印度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而印度不断增长的经济活力也为加拿大的投资提供了市场机遇。作者强调,印加应加快推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和《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FIPA)谈判,以简化贸易和投资流程。在农业、化工、汽车和IT等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强化两国经贸联系。另一方面,两国应优先解决对于安全和情报问题的顾虑。印方认为,解决与锡克教分离主义相关的问题是重建印加关系的“起点”。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现已明晰印度的核心关切,并释放出愿意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积极信号。此外,当前双方已形成共识,即构建更具建设性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亦将为未来合作奠定重要基础。
(审校:张含睿 编辑:田鑫)
原文于6月12日发表于印度《第一邮报》
上一主题: 自主而非结盟:印度在支离破碎的全球经济秩序中悄然崛起
下一主题: 解析第四次印度-中亚外长对话会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