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战争:新的印度战争理论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6日 浏览量:206

段染译评

122

(图片来源:新华社)


4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哈尔格姆镇附近发生枪击事件,3名武装人员朝游客开枪射击,造成26人死亡、至少17人受伤。这是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事件以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死伤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此次袭击事件引起了印度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多数印度媒体和分析人士将矛头对准巴基斯坦,导致印巴关系再度紧张。为此,印度学者、麦考瑞大学高级讲师达比尔·阿赫拉瓦特(Dalbir Ahlawat )撰文指出,此次袭击不仅仅是涉及平民伤亡的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对印度主权的侵犯,警示印度民众打击跨境恐怖主义的任务尚未完成。他进一步指出,印度正在充分实践远程战争这一新的战争理论,以有效应对跨境恐怖主义。

首先,阿赫拉瓦特分析了远程战争理论的内涵。他指出,远程战争是指利用无人机、自主武器和网络战武器应对远距离威胁的战术策略,反映了印度军事理论的隐形革命。他指出,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2017年洞朗对峙以及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给印度带来了惨痛教训。印度意识到,高海拔近距离作战的残酷性使得印军必须谋求在战场上获取技术优势。印度不应大量派遣士兵冲入火线,而需要部署无人机群、精确制导导弹进行精准打击。这种策略转变的影响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更具有深刻的心理战效果。在与巴基斯坦进行对抗时,印度可以利用远程武器实现从拒止式威慑向惩罚式威慑的策略转变。这将使巴基斯坦军方面临难以承受的代价,对其潜在军事行动进行慑止。

其次,阿赫拉瓦特从陆、海、空战术视角分析了印度可以如何将远程战争理论应用于对巴军事行动之中。他指出,巴基斯坦军方目前越来越依赖无人机和准军事组织对克什米尔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但印度已悄然建立了多层次的远程作战能力,旨在通过陆、海、空战术行动化解这一威胁。在陆地作战行动中,印度的策略侧重于在不跨越印巴控制线的情况下,出动大规模无人机编队摧毁巴基斯坦的关键军事资产。例如,印军可部署苍鹭Mark-II”鲁斯托姆等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用以打击巴基斯坦的导弹发射场、机场和雷达站。“Sheshnaag-150”无人机和蜂群无人机将对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进行饱和式打击并使其完全瘫痪,为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进攻铺平道路。同时,实时监视系统将使印度军队能够预测巴基斯坦的反应并进行高精度反击。在空中作战行动中,印度的阵风战斗机、光辉战斗机和-30MKI”战斗机将与无人机中队无缝协作。巴基斯坦的干扰机和地空导弹将被印度空军巡飞弹和诱饵无人机压制。与以往的战争不同,印度战斗机甚至可能无需冒险深入敌后,武装无人机足以承担大部分战斗任务。在海上作战行动中,印度的优势更加明显。印度海军的核潜艇和驱逐舰可以随时准备封锁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切断巴基斯坦通往重要海上通道的运输线。“P-8I”巡逻机和“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将对巴海军的动向进行持续监视,确保巴基斯坦无法在阿拉伯海开辟第二战场。

最后,阿赫拉瓦特分析了印军对巴军事行动中实践远程战争理论的意义。第一,实施远程战争理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印度在无人机制造业领域的规模优势。他指出,尽管巴基斯坦已经采购了彩虹-4”“TB-2”翼龙等先进无人机,但其在规模上仍然难以企及印度国内的无人机制造生态。第二,远程战争理论的实践能够有效降低印军开展军事行动的成本。实施远程战争使印度能够避免陷入高消耗的常规地面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有利于印度获取国际舆论的支持。第三,远程战争能够抵消巴基斯坦在边境冲突中的地形优势。阿赫拉瓦特认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山地能为渗透者和装甲纵队的机动提供掩护。而在印军高续航无人机和卫星的监视下,此类渗透活动已无处藏身。即使巴基斯坦启动地下组织或试图通过代理人战争进行破坏活动,印度在城市和边境地区通过扩大无人侦察机的使用也可以实现有效监控

总体而言,阿赫拉瓦特认为,远程战争理论的应用将使印度在对巴军事行动的动向变得难以预测、灵活且更具影响力。巴基斯坦或许能够击落一架印军无人机,但是印军可以立即部署五架无人机进行回应。印度在远程战争指导下可以不断开辟新的战线——无论是海上袭扰或是网络攻击。因此,阿赫拉瓦特认为,帕哈尔格姆袭击事件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印巴之间的外交僵局,也将加速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印度应不再局限于于针锋相对的报复策略,而是采取非对称且迅捷的手段升级冲突。通过以上举措,印度可以向巴基斯坦和世界发出明确信息:远程战争时代已经到来,印度准备与巴基斯坦在实战中检验新的战争理论。 

 

(审校:张含睿 编辑:杨倩)


原文于430日发表于辨喜基金会

https://www.vifindia.org/2025/april/30/India-s-New-War-Doctrine-Responding-to-Terror-with-Remote-Warfare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