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爽译评
(图片来源:太阳日报)
自哈西娜下台以来,孟加拉国大力发展对巴基斯坦和对华关系,引发印度政府担忧。前印度陆军中将阿肖克·比姆·希瓦内(Ashok Bhim Shivane)指出,孟加拉国、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正在悄然形成一种新的友好关系,这对于印度的战略利益以及地区稳定而言绝非利好。
首先,作者认为中孟关系正在从互联互通迈向“基于战略意图的军事合作”。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大力投资孟加拉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投入近400亿美元,用于建设佩拉深海港口、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等关键基础设施。在经贸往来领域,作为孟加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充分利用经济影响力,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250亿美元。在国防援助与技术转让领域,中国为孟加拉国提供了78%的武器,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军事装备供应国。与此同时,孟加拉国从中国采购潜艇和隐形护卫舰,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海军实力。此外,中国协助孟加拉国在科克斯巴扎尔附近建立海军潜艇基地,提供地对空导弹系统和无人机,进一步巩固了双边防务关系。目前,孟加拉国陆军配备中国制造的坦克并接受相关训练,孟加拉国海军拥有中国提供的护卫舰和导弹艇,孟加拉国空军则驾驶中国生产的战斗机。由此可见,中国对于孟加拉国的军事援助是全面且深入的。作者还表示,近日中国计划在孟加拉国拉尔莫尼哈特区修建机场的举措令人担忧。该机场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仅40公里。若该机场建成,将能够对印度东部战区实现情报、监视、侦察(ISR)覆盖,对印度东部边境安全利益构成潜在挑战。
其次,作者认为,当前印孟关系正处于战略忍耐与紧张局势升级之际。一方面,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不仅频繁打出“中国牌”和“巴基斯坦牌”来制衡印度,而且对于国内日益膨胀的伊斯兰势力以及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行为,却始终不闻不问、消极应对,此种做法令印方深感不安。另一方面,印度明确且谨慎地呼吁孟加拉国构建一个民主、稳定、包容的国家,并对少数族裔安全、非法越境、不当言论以及法律秩序等问题表达关切。印度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向孟加拉国表达不满,包括搁置与孟加拉国的重大互联互通和发展项目,拒绝尤努斯在访华前访印,将孟加拉国排除在“瑞辛纳对话”等重要地区论坛之外等举措。印度也实施了一些务实合作举措,如以优惠价格向孟加拉国出口大米,这表明印度的大门会根据孟加拉国的后续行为有条件地保持开放。
再次,作者批判巴基斯坦是“破坏稳定的无形之手”。作者认为,对于印度而言,最大威胁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东北部边境由激进伊斯兰势力引发的内部威胁。这种威胁虽隐匿无形,却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ISI)专注于秘密行动,曾支持印度东北地区的叛乱组织,并为这些组织在孟加拉国提供庇护。哈西娜执政时曾瓦解了三军情报局在孟加拉国的联系网络,但如今在新政权下三军情报局再度活跃。孟加拉国的激进伊斯兰团体,特别是孟加拉国的伊斯兰大会党和伊斯兰捍卫者阵线,一直被三军情报局特工秘密资助并利用。
最后,作者指出印度需要多管齐下,构建综合战略以应对孟加拉国局势。一是开展外交接触,印度必须重振与孟加拉国的关系。具体包括加快推进《提斯塔河水共享协议》以化解双边关系的症结;通过智库、学术交流和文化论坛拓展二轨外交;借助旅游业、商业峰会和文化项目促进民间交流。二是做好军事准备,依靠现代化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先进防空系统、本土防御和打击战斗群及配套后勤保障提升作战准备水平。此外,与孟加拉国开展防务外交,在反恐和海事领域进行联合演习与能力建设以增进信任和互操作性,鼓励向孟出口国防装备。三是深化经贸往来,通过在纺织、信息技术和制药等领域实施优惠关税和开展合资企业深化贸易关系;在“蓝点网络”框架下,联合日本、欧盟和美国提供“一带一路”倡议替代方案;确保及时完成“孟不印尼”(BBIN)机动车协议及印孟铁路连接项目。四是加强安全保障,强化与孟加拉国的情报共享机制,监控三军情报局的活动;通过技术合作助力网络监控和网络激进主义监测;在印度易受渗透的邦部署社区警务;开展秘密行动挫败三军情报局图谋,切断恐怖主义融资。五是促进国际合作,牵头达成“南亚基础设施韧性倡议”(South Asian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Initiative),为地区项目提供透明资金支持;在孟加拉湾开展海上领域感知行动,以防范来自中国的“威胁”。
(审校:段染 编辑:杨倩)
原文于4月14日发表于印度《第一邮报》官网
上一主题: 莫迪政府连接了南亚与东南亚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