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印度洋的利益、挑战和前进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浏览量:684

段染译评

auto_2713.jpg 

(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


长期以来,印度洋地区被视为对印度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的地理单元。近10年来,印度战略界对印度洋地区的兴趣逐渐拓展为关于印太战略构想的讨论。印度的学者、外交官和军方人士普遍认为,印度洋地区涉及印度的重大利益,印度政府的印太战略也旨在服务印度在该地区的利益诉求。而随着印度洋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不断发展,该地区仍存在较高的地缘政治风险。为此,印度梵门阁高级研究员、印度前驻外大使拉吉夫·巴蒂亚撰文分析了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风险挑战和前进之路。

 

首先,巴蒂亚指出,近期印度洋乃至更为广阔的印太地区内的地缘政治发展趋势对印度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27日至2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问印度,开启了印欧关系新发展阶段。期间,欧盟正式加入印度提出的“印太倡议”。311日至12日,印度总理莫迪对毛里求斯的成功访问再次凸显了印度对该国的战略重要性。此次访问深化了两国在外交、海上安全和发展伙伴关系等核心领域的合作。此外,印度方面也借助这一契机将十年前提出的“萨迦尔愿景”(SAGAR)升级为“共同全面促进地区同安共荣愿景”(MAHASAGAR)。316日至20日,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访问印度,两国启动全面自贸协定谈判工作,签署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拉克森还公开承认“印度在印太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巴蒂亚认为,尽管近年来印太地区在印度战略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讨论,但是印度仍应将战略资源集中于更接近本土的印度洋地区。为此,印度应采取以下举措。第一,继续加强同本地区重要国家的关系,包括毛里求斯、肯尼亚、南非、阿联酋、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第二,印度仍需要加大对多边机构的投入,并提高公众对特朗普时代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认识。在印度洋地区范围内,印度应加大对特定多边组织的参与力度,包括科伦坡安全会议、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组织、四方安全对话和环印联盟。

 

再次,巴蒂亚分析了上述印度洋地区多边组织的发展现状。第一,由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孟加拉国担任成员国,塞舌尔担任观察员国的科伦坡安全会议自20248月建立秘书处以来持续发展。第二,四方安全对话虽然是近10年来得到最多讨论的多边组织,但更像是“一辆停在黄灯前的汽车”,发展历程一度趋于停滞。直到今年1月特朗普就职后,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的举办为这一机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该组织的作用将会继续巩固。第三,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组织于42日至4日在曼谷举行第六届峰会,对于该组织而言,各成员国必须继续努力,超越峰会论坛的局限,加强实质合作。巴蒂亚认为,该组织的主要工作应包括扩大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合作以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深化数字领域合作,以及确保实现“孟加拉湾共同体”的愿景。在该组织内,现任主席国泰国的低调态度、印孟关系紧张以及缅甸国内证据动荡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第四,环印联盟作为横跨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多边平台,拥有23个成员国和12个对话伙伴,其发展状况是印度在地区事务中关注的重点。印度关注该组织的原因不仅在于这一组织诞生于1995年时任南非总统曼德拉的访印之行,还在于印度将于202511月再次接任该组织轮值主席国。环印联盟的优先领域包括海上安全、贸易与投资合作、渔业、减少灾害风险、学术与科学合作以及旅游与文化交流。此外,该联盟还将重点关注蓝色经济和妇女发展这两个交叉领域。巴蒂亚认为,作为环印联盟的未来规划者,印度应牢记本地区内围绕多边主义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印度应借鉴印尼作为主席国的经验,在主席任期内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吸引媒体、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关注,从而产生更大影响力。

 

总体而言,巴蒂亚认为印度洋地区对于印度安全和对外政策至关重要。随着该地区地缘政治竞争的演变,印度不仅需要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适应地区形势,也应注重在地区内多边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实现印度的核心利益诉求。

 

审校:畅爽 编辑:杨倩

 

原文于43日发表于梵门阁

https://www.gatewayhouse.in/indian-ocean-stakes-challenges-and-the-way-forward/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