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睿译评
(图片来源: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2025年1月,特朗普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将能源议题推向了新的高度。特朗普“美国永远不会被外国能源挟持”的宣言,与其首任期间推动的页岩革命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莫迪政府正通过能源多元化战略与美、俄、中东加强能源联系,展现新兴经济体的战略自主路径。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马尼什·瓦伊德认为,两种战略折射出了当代能源安全的核心命题:是追求绝对独立,还是培育战略韧性?
首先,瓦伊德指出,长期以来,能源一直是全球权力动态的核心。控制资源的国家对贸易、安全和外交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20世纪石油危机催生的欧佩克机制,到页岩革命重塑全球能源版图,能源不仅是商品,更是战略武器。莫迪倡导的多元化战略,本质是通过分散供应源降低风险,而特朗普的"能源主导"战略,则试图以技术垄断重构权力结构。两种路径的碰撞,实质是全球化时代两种安全观的交锋。
其次,瓦伊德对印美两国的能源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战略自主意味着印度有能力做出自主的能源决策,而不会过度依赖任何单一供应商。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构建起三级能源安全架构:基础层与美国、澳大利亚签订长期LNG协议,确保天然气供应稳定;战略层利用俄油折扣建立应急储备,同时深化与沙特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未来层投资500亿美元发展氢能经济,目标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40%。这种分层策略既保障当下需求,又为能源转型预留空间,对核能、电动汽车和绿色氢能的布局举措更增强了抵御全球能源冲击的能力。相比之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能源政策呈现出鲜明的孤立主义特征。其"能源主导"战略鼓励积极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海上钻探和煤炭行业复兴,页岩革命使美国原油产量突破1300万桶/日,但炼油能力滞后导致仍需进口成品油满足国内需求。美国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则更为惨重:退出《巴黎协定》削弱自身在气候议题上的领导力,对加拿大、墨西哥等能源伙伴征收关税扰乱供应链,最近对欧盟发动关税战更暴露出了其孤立主义的局限性。
再次,瓦伊德分析了莫迪与特朗普政策的核心分歧。作者认为两种战略的深层分歧在于,莫迪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特朗普则试图以自给自足消除风险。但绝对能源自主在全球化时代已成幻影,现实情况远比非黑即白的二元选择复杂。印度的可再生能源战略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形成共振。通过国际太阳能联盟等机制,莫迪政府设定2030年500吉瓦非化石能源发电目标,承认长期能源安全与气候适应力的共生关系。与之相对的是,特朗普以化石燃料为中心的战略,放宽环境法规,对清洁能源进口征收关税,并对多边气候努力持敌意态度。这种政策选择虽带来短期经济收益,却削弱了全球环境合作并加剧了环境风险。两种战略的地缘政治效应形成鲜明对比,莫迪的能源外交展现战略模糊艺术:既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能源伙伴关系",又与俄罗斯保持特殊能源对话。乌克兰危机期间,当西方制裁切断俄油西向通道时,印度以"折扣价+本币结算"模式成为俄油最大承接方,既缓解了全球能源危机,又强化了战略自主地位。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策略则不断制造新困境。北溪管道爆炸后,欧洲加速能源多元化进程,美国却未能填补供应缺口,暴露出"能源武器化"战略的致命缺陷。
最后,瓦伊德认为,莫迪的实践表明,战略灵活性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终极武器。通过平衡自主性与合作,构建多样化供应链,并将可持续性纳入战略考量,印度在能源安全博弈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这种动态平衡能力,不仅帮助印度经受住多次能源危机,更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地缘政治动荡、技术变革加速的新时代,掌握适应性韧性的国家终将胜出。它们既能保持战略定力,又具备随时调整航向的灵活性;既重视传统能源安全,又积极布局未来赛道。这种动态平衡能力,将是塑造全球能源领导地位的关键。
(审校:段染 编辑:杨倩)
原文于3月29日发表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strategies-for-energy-security
上一主题: 孟中关系新篇章: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为何访华
下一主题: 印美贸易困境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