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睿译评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近日,印度联合服务研究所战略研究与建模中心(CS3)主任RPS Bhadauria在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撰文讨论中印关系的现状,他认为“只要龙象双方相互尊重、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双方就能齐头并进”。
首先,作者指出,中印关系的特点是合作与竞争并存。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这场冲突导致双方均遭受重大伤亡,影响了双边关系,凸显了因边界争端悬而未决而产生的深刻不信任。尽管紧张局势持续,但两国贸易却有所增长,双方冲突与合作潜力并存。两国都认识到,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迈进,中等强国以及金砖国家、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等组织正在崭露头角。目前,两国似乎正在尝试缓和关系。高层外交接触和军事会谈力求稳定实控线沿线的局势,双方于2024年10月21日达成协议,为边界问题的双边接触带来了乐观前景。此外,2024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管控边境热点问题上再次取得进展,双方同意“探讨公平、合理且彼此可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必须考虑双边关系的整体政治前景,以免边界问题阻碍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印度认为,保持现地和平将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整体发展。尽管挑战犹存,但这些会谈表明,两国都认识到管理双边关系对地区和全球稳定至关重要。中印两国已展现出管控争议、聚焦互利的能力,这表明双方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次,作者回顾了中印边界争端的起源与现状。印度与中国的边界争端的根源在于殖民时代的条约和对领土边界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近几十年来,两国表现出克制,选择通过对话而非军事升级来解决问题。实控线大部分地区的持续和平反映出双方的共识,即合作优于对抗。作者强调,军队在维持现状、防止实际控制线沿线局势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印两国均在边境部署了大量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利用其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空军基地和战略公路)保持作战准备状态。印度则通过发展边境基础设施和提升军事能力等措施作出回应。尽管边境地区常有侵扰和对峙事件发生,但双方已通过建立信任措施(CBMs)避免了大规模冲突。1993年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1996年的《关于在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等协议建立了管理紧张局势的规程。军事热线和联合军事演习等机制旨在减少误解、建立信任。两国都明白以合作方式管理边境可以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再次,作者认为,中印两国作为G20、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组织的成员,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对多极世界的共同愿景。双方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全球治理和发展融资方面,两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等倡议,旨在为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两国还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主张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中拥有更大发言权,并反对经济武器化。二是在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在上海合作组织内,中印两国在应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方面开展合作。三是通过多边渠道促进贸易便利化,两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合作简化跨境贸易法规。尽管双边贸易存在不平衡,但在金砖国家框架下共同努力加强贸易物流、减少壁垒,将对中印经济交流产生间接积极影响。四是技术合作方面,两国都认识到技术在应对共同挑战方面的潜力。但是,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多边组织内部的影响力和多边机构中的资源分配等方面也存在分歧。同时,印度对“四方安全对话”的参与常被视为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强硬姿态的一种制衡。作者认为,对印度而言,“四方安全对话”是对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补充,并增强了其战略选择,而没有直接与中国为敌。这一微妙做法反映了印度更广泛的战略自主政策,即在与美国保持关系的同时与中国进行接触。印度参与“四方安全对话”彰显了其在探索与中国合作途径的同时维护多元化伙伴关系的能力。
此外,作者强调,尽管政治和军事紧张局势持续,但中印经济联系依然稳固。2022-2023年度,双边贸易额达到1250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贸易不平衡问题,即印度从中国的进口远超出口,仍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重大问题。印度2024年经济调查显示出吸引中国投资的意愿,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一转变凸显了印度政府利用中国经济实力促进国内增长的务实态度。可再生能源、电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机遇。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印度人对印度与中国加强交往持积极态度。通过利用互补优势,如印度蓬勃发展的技术服务行业和中国的制造专长,两国可以探索确保贸易关系更加平衡的途径。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可以成为一种稳定力量。两国都将从以共同增长和发展为优先的战略经济关系中受益。
最后,作者认为,中印同为文明古国,有责任同其他大国(如俄罗斯)一道塑造亚洲的未来,并为全球南方的发展议程作出贡献。合作的道路在于建立超越交易性贸易关系的战略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增长。两国必须努力达成确保贸易平衡和解决经济交往中结构性失衡的协议。在G20、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上,中印两国可以找到共同立场,倡导全球南方的优先事项。通过促进共同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增长,它们可以将彼此的关系重新定义为全球治理中的合作伙伴。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合作的可能性超过了持续不信任的风险。通过建立战略经济联系并利用其作为全球南方领导者的角色,中印两国可以为21世纪更加稳定和协作的关系奠定基础。龙与象确实可以并肩前行,前提是它们致力于相互尊重和公平合作。
(审校:畅爽 编辑:杨倩)
原文于1月30日发表于瓦尔代俱乐部
https://valdaiclub.com/a/highlights/can-elephant-and-dragon-dance-together/
上一主题: 特朗普2.0时代的印美关系
下一主题: 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正在改变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