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钰译评
(图片来源:法新社)
9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未来峰会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此次峰会将成为全球外交和人工智能领域建章立制的决定性时刻。在峰会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将齐聚一堂,共同推进《全球数字契约》(GDC)。该契约旨在建立一个多边利益攸关方合作框架,努力弥合数字技术鸿沟,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创造一个安全和包容的数字技术合作环境。对此,印度Koan咨询集团的人工智能政策专家以及《印度教徒报》特约编辑Sukanya Thapliyal撰文指出,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塑造地缘政治格局中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印度必须利用“全球南方”力量积极塑造本国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以提高本国的数字技术水平,增强印度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首先,作者开篇介绍了在数字治理领域出现的地缘政治竞争。作者指出,近期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美国和中国分别牵头提出的人工智能治理决议。其中,美国提交的题为“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治理决议,主张采用统一的人工智能治理路径,鼓励成员国共同制定道德标准、数据保护措施和透明度标准,旨在通过协调人工智能治理方式,确保美国在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和管理人工智能的风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则侧重于人工智能开发的公平权益、弥合数字技术鸿沟以及促进开放和非歧视的商业合作环境。但作者认为,虽然该决议强调了包容性和公平性原则,但在战略层面仍致力于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贸易和技术标准的重要参与者。上述决议均与中美两国的利益紧密交织在一起,凸显了数字治理领域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此,作者强调,印度应凭借其在联合国的历史贡献及影响力,积极构建本国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以确保《全球数字契约》符合其发展优先事项和道德标准,并提高印度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其次,作者梳理了印度在联合国和“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外交影响力,并提出了印度塑造符合本国利益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的主要路径。1995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轮缔约方会议上,印度为对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结构优势,创建了由72个志同道合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绿色集团联盟。2009年,为维护印度的发展和减贫目标,印度与巴西、南非和中国密切合作,成立了“基础四国”(BASIC)集团。可见,印度惯于将“全球南方”的发展需求融入本国的议题诉求中,通过组建“全球南方”联盟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因此,作者认为,印度凭借其领导“全球南方”谈判的历史经验,能够成功塑造其人工智能治理话语,成为与中美在该领域开展辩论的有力竞争者。
随后,作者进一步介绍了印度塑造符合本国利益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的具体实践。正如印度在气候协议中倡导差异化需求和责任的历史经验,印度致力于在围绕国际人工智能治理的讨论中融入可及性和公平性原则,以维护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利益。目前印度已成功地在其他国际交流机制中表达了上述主张。在印度的领导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新德里峰会宣言和“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组织”部长级宣言中强调了公平获取关键人工智能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平共享权益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印度应通过组建“全球南方”联盟,凭借“推进优先考虑全球南方利益”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在联合国平台上提出本国的相关主张,以确保国际社会听到印度的声音,提高印度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此外,印度还应创新利益攸关方模式,围绕人工智能治理构建以小型非政府组织、中小型企业在内的多边交流平台,以扩大印度人工智能治理话语优势。
最后,作者总结道,伴随着中美在数字治理领域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两国都在塑造符合本国利益的人工智能治理话语,以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该现象或将边缘化“全球南方”在数字治理领域的发展需求及观点。由于“全球南方”国家缺乏人工智能技术所需的基础设施并在人工智能治理中被边缘化,上述国家提及的治理政策和框架均无法解决“全球南方”国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从而限制了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加剧现有的“数字鸿沟”。对此,作为深刻关切“全球南方”国家利益并在国际治理体系具有话语权的国家,印度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积极塑造其人工智能治理话语。这将有助于发展本国数字技术的同时,实现“平衡和可持续”的数字治理未来。
(审校:畅爽 编辑:杨倩)
原文于9月4日发表于《印度教徒报》
上一主题: 新加坡是印度通往东南亚的桥梁
下一主题: 印度的和平外交会奏效吗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