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阿约提亚履行承诺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8日 浏览量:3531

段染译评

 1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北方邦阿约提亚出席并主持罗摩神庙揭幕仪式。

(图片来源:印度总理办公室)


12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北部城市阿约提亚为罗摩神庙举行揭幕仪式。在揭幕仪式当天,印度多地政府机构、企业、学校为全体员工放假半天,以鼓励公众关注和庆祝罗摩神庙的落成。为响应仪式倡导的斋戒规定,印度全国大多数商店宣布暂停销售酒精饮料。对于莫迪政府和印度国内民众对罗摩神庙落成的高度重视,印度知名专栏作家萨利尔· 特里帕蒂(Salil Tripathi)指出,这一现象表明莫迪政府正在兑现此前恢复印度教荣光的诺言。


首先,特拉帕蒂指出,此次罗摩神庙揭幕仪式反映了莫迪政府的政治意图。尽管此前的印度政府和领导人极少表现出对宗教仪式的热忱,但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早在执政之初就已经放弃了世俗主义路线。莫迪在距离印度大选3个月之际高调出席罗摩神庙的揭幕仪式,反映了人民党试图进一步巩固印度教徒对莫迪政府的支持。这一意图在莫迪政府的对外宣传中得到了体现,即阿约提亚布置了与罗摩画像极为相似的莫迪宣传画像。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上天使自己成为代表全体印度人的工具


其次,特拉帕蒂分析了多年来印度国内围绕建设罗摩神庙的争议。16世纪到1992年前,阿约提亚罗摩神庙的原址是巴布尔清真寺。该寺由莫卧儿王朝开国皇帝巴布尔建造。由于巴布尔清真寺建在罗摩神庙旧址之上,因此许多印度教徒一直认为巴布尔为了建造清真寺摧毁了罗摩神庙。20世纪80年代,印度教徒发起了收回罗摩神庙旧址运动,并在1992年组织了超过15万人的政治集会,将巴布尔清真寺夷为平地。近20年来,印度国内对于印度教徒收回罗摩神庙旧址的诉求发生了态度转变。2019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将神庙的旧址划归一个印度教信托基金,以满足印度教徒重建罗摩神庙的愿望。尽管目前神庙重建仍未彻底完成,但莫迪出于竞选因素的考虑仍然前往阿约提亚参加了揭幕仪式。对于莫迪的上述举措,部分印度反对党持反对意见,不过对抵制行动存在分歧。印度国大党、印度共产党没有派党派最高领导人出席揭幕仪式,但部分国大党议员参加了该仪式。


再次,特拉帕蒂分析了莫迪政府大力推动罗摩神庙重建的深层含义。特拉帕蒂指出,对于许多印度教徒而言,罗摩是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典范Maryada Purushottam),他的事迹为世人景仰。罗摩的传奇之处不仅在于高超的武艺,还在于时刻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信念。在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是阿育陀国的王子。在即将登基之际,罗摩被继母迫害而被流放。在流放途中,罗摩之妻悉多被罗刹王罗波那劫走,幸得神猴哈奴曼相助,罗摩得以消灭罗波那救回悉多。在流亡14年后,罗摩终于重回阿育陀即位,开创了黄金时代


特拉帕蒂指出,人民党将罗摩神庙的建造工作作为证实其长期致力于复兴印度教的有力证据,以此吸引印度教徒的支持。现在的人民党是在人民党联盟的基础上组建的,并曾在1999年至2004年间组建了联合政府。2014年莫迪执政后,人民党以31%的支持率获得了议会的多数席位。2019年,人民党的支持率提升至37%。特拉帕蒂认为,支持率的提升与莫迪政府成功履行了其对选民的承诺密切相关——莫迪政府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地位,并通过2019年《公民身份修正法案》为邻国的宗教少数群体提供公民身份,使印度国内穆斯林边缘化。


特拉帕蒂还分析了人民党是如何通过身份建构赢得选民支持的。一方面,人民党运用了20世纪80年代印度国内外的三大变化趋势进行身份建构,以此赢得民众支持。首先,国大党的世俗主义路线引发了许多印度人的不满。国大党政府对宗教少数群体实施特殊优惠的政策引发很大争论。其次,国大党限制外资和进出口贸易的举措导致经济长期低迷,降低民众生活水平。最后,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国大党推行的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减弱。特拉帕蒂指出,人民党利用印度民众对以上三大趋势的失望情绪,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政治承诺,鼓吹市场经济并积极调整对外政策,这些举措为人民党赢得了大量支持。另一方面,人民党还着眼于影响印度青年,通过修改教科书淡化圣雄甘地和尼赫鲁对建国的贡献,塑造印度教中的战斗英雄,将罗摩包装为统治理想国的君主。特拉帕蒂认为,人民党的目标是凝聚选民团体,使选民从宗教视角看待集体身份,将印度教信仰与印度教民族等同起来。对于坚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而言,人民党重建罗摩神庙开创了一个先例,履行了其对恢复印度教荣耀的承诺。在人民党的影响下,更多政界人士致力于将清真寺改造为印度教神庙。


综上所述,特拉帕蒂将莫迪出席罗摩神庙揭幕仪式理解成为赢得选民支持的举动。特拉帕蒂指出,随着人民党通过重建罗摩神庙进行身份建构,印度国内不同群体间的细微差别正在消失。很大一部分印度人希望政府能够在构建国族叙事中保持自信和黑白分明,而这样做的结果意味着曾经被征服的印度教徒重新获得民族身份,曾经的殖民者(英国人和穆斯林)被描绘为恶棍。特拉帕蒂认为,罗摩神庙的重建是莫迪在国族身份建构中的又一里程碑,但这种做法也可能使原本富有民族多样性的印度日趋单一和刻板。

(审校:杨鑫钰  编辑:祝嘉聪)


原文于122日发表于《外交政策》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4/01/22/ram-mandir-modi-keeps-promise-ayodhya-hindu-temple-election/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