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视角下的印中边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5日 浏览量:4343

杨鑫钰译评

 7月24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出席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期间与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举行会谈。

(图片来源:印度斯坦时报)


5月,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召开G20旅游工作组会议,引发多国强烈抵制。7月,中国向阿鲁纳恰尔邦运动员发放另纸签证也遭到了印方强烈抗议。自此印中边境局势再次引发印度学者的广泛关注。近日,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卡尔皮特·曼基卡尔(Kalpit A Mankikar)撰文从本国立场出发对印中边境紧张局势的影响及印度的对策进行详细考察。


首先,曼基卡尔简要梳理了印中边境局势影响下的双边关系变化。2014年至2019年期间,莫迪总理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了18次会晤。其中,2018年的武汉会晤被誉为关系缓和的重要节点,期间达成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被认定为解决政治争端的催化剂2019年,莫迪邀请习近平主席在马马拉普拉姆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决心加强商业交流并建立制造业伙伴关系,以缓和因边境局势而紧张的双边关系。但20206月的加勒万河谷冲突改变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自此两国关系受其影响长久未能恢复。随后,印度官员也重新对双边关系做出评估,20233月举行的G20外长会议期间,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印中两国关系现处于非正常状态。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的暴力问题尚未解决,但中国于202212月试图单方面改变实控线东段阿鲁纳恰尔邦达旺地区的现状。(译者注:即我藏南地区)中国在边境地区的行为违反了印中边界协议,侵蚀了双边关系。对此,曼基卡尔从本国立场出发,宣称印度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遭到背叛,中国的行为致使印中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其次,曼基卡尔指出印度已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国在边界地区的基建举措作出积极回应。


第一,加强印中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惯例,印度不愿在边境沿线地区开发关键设施,以避免加剧实控线沿线地区的紧张局势甚至引发冲突。但伴随着中国边防建设的升级,印度改变了以往的战略思维。印度战略家认为,在印度一侧升级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军队动员及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因此,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印度加强了拉达克地区的军队部署及后勤保障,包括增加机械化装甲团、哨所和炮位数量、安装先进的监视侦察装备、扩大边境居民区范围以及开发多个道路建设项目等。此外,20234月印度还在印中边境地区开展活力村庄计划VVP),近3000个边境沿线村庄将启动一系列道路修建及电力项目。据悉,该计划是基于此前中国对藏南地区部分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回应,意在提高印度边境地区的生活质量以说服印度居民留在边境地区,维护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


第二,重组印度陆军决策机构。2019年,莫迪政府宣布设立国防参谋长(CDS)职位并成立了印度军队事务部(DMA),以更好地促进军种整合和军民协调,实现军队现代化改革。2023年印度武装部队积极向战区指挥体制过渡,该体制拟通过战区司令部将部队的不同部门进行统一指挥,以实现协同作战,增强作战能力,特别是应对强有力的中方威胁。此外,印度学者还表示,伴随着中俄关系的靠近,印度在印中对抗局势中将处于不利处境。因此,莫迪政府努力建设本土国防工业基地。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印度在2018年到202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备进口国之一,目前其国防产业重点是推动联合生产和引进先进技术。


第三,深化与美法等西方国家的防务合作。印美通过签署《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一般军事信息安全协议》、《后勤交流协定备忘录》、《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4项基础性军事协议来巩固双边防务合作,深化印美伙伴关系。此外,印度还试图通过与美国多领域的合作包括半导体生产、太空探索以及联合制造喷气发动机等,建立自己的技术库以应对中国挑战。除此之外,继印度与美国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签署协议开发战斗机发动机并进行80%技术转让后,印法也签署了共同开发战机和直升机发动机的协议。此前莫迪访法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采购26阵风舰载机和3鲉鱼级潜艇。综上,曼基卡尔总结到,印度通过加强自身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军队现代化改革以及深化与美法等西方国家防务合作的方式,应对中国在边境和印太地区的挑战


最后,曼基卡尔坚信印度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中国在边境及印太地区的挑战亚洲开发银行(ADB)预计印度2024财年经济增长率为6.7%,中国为4.5%。对此,他表示几十年来,印度经济首次显示出比中国更大的前景和潜力。他认为,随着国内政局逐步稳定,印度或将进一步推进军事现代化改革并扩大与美法等强大伙伴的防务合作。

(审校:孙小涵  编辑:祝嘉聪)


原文于728日发表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in-south-asia/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