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TPP影响深远 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6日 浏览量:7717

2017-1-26

董哲

图为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凤凰财经)

图为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图片来源:凤凰财经)

 

北京时间2017年1月24日凌晨,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启动了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的进程,从而兑现他在竞选期间的相关承诺。此外,特朗普还宣称将重新启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白宫发言人表示,此举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进入新的时期。

 

一、美国贸易政策进入“新时期”

作为备受争议的美国总统之一,特朗普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自由贸易的厌恶态度,认为其是夺走美国人民工作机会的罪魁祸首,在他就任美国总统后,就立刻开始兑现自己在竞选时所做的相关承诺。在其上任后,更新后的白宫网站立刻公布了新政府六大目标,其中在经济领域就包括了退出TPP以及重启NAFTA谈判。正式就任总统三天后,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TPP。除了正式退出TPP与准备重启NAFTA谈判之外,特朗普还在与商界领袖的早餐会上表示将把企业税从目前的35%降至15-20%,同时将伤害企业发展的监管措施削减75%。特朗普的种种措施,旨在推动美国企业与美国资本返回美国,使美国制造业重新走向繁荣,同时为美国人民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特朗普的全新贸易政策,在美国国内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以本次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之一的桑德斯为代表的多位参议员,对于特朗普退出TPP的政策表示支持,并声称愿意为特朗普制定新的贸易政策,为帮助美国的工人家庭尽一己之力。然而,共和党的重量级参议员麦凯恩则表示退出TPP的决定将使美国丧失自由贸易带来的机会,并使中国获得重写经济规则的机会。他直言“退出TPP是严重的错误决定”。经济学家也对美国在敦促制造业回归时所采取的“大棒”措施——特朗普威胁对在美国境外生产但产品销回美国市场的企业征收高额关税,表达了担忧与关切。他们认为,这一措施将削弱美国竞争力,并可能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增加,使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极大危害。

 

二、美国退出TPP后续发展分析

目前,美国退出TPP已经成为定局。特朗普在上任后立刻着手退出TPP,目的不仅在于为选民营造信守承诺的政治形象,而且可能在于将其作为迂回推进TPP的缓兵之计。考虑到其背后的共和党往往代表跨国公司以及大资本利益,需要在执政上获得共和党支持的特朗普,很有可能以此举转移国内普通民众的视线,在未来时机成熟以后,以暗度陈仓的方式继续推进与TPP效果类似的其他协定。同时,协商多年终于达成共识的TPP协定文本,对于参与各方未来的经贸谈判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将退出TPP,但TPP完全被废弃的可能性很小,TPP在未来仍有可能借尸还魂。综合考虑,TPP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重生”:美国有可能要求各参与方重新谈判、修订其中美国让步较大的条款,最终签署修订后的新协议文本并送交各方立法机关批准;此外,美国也有可能以TPP协定文本为蓝本,与TPP参与各方分别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相比于重新修改和签署修订版TPP,双边FTA谈判更有可能成为TPP的还魂之路。在美国退出TPP的消息公布后,白宫发言人斯派塞在当天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未来将与美国盟友和其他国家发掘双边贸易机会,从侧面印证了FTA可能成为美国政府“复活”TPP的首选替代方案。双边FTA谈判之所以成为候选方案,是因为其相比于重新修订TPP协定文本,存在以下两点优势:

其一,双边FTA谈判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签订协定。目前,特朗普对TPP不满的主要原因即在于美国对于TPP其他参与方让利过多,损害了美国利益。然而,美国目前的诸多让利也未能打消参与方国内民众和舆论对TPP的劳工标准、高水平待遇等方面的担忧与反对。未来,特朗普同意的修订版TPP,必将是美国让利更小、收益更大的协定。如此一来,除了谈判中达成共识的难度很大之外,在谈判各方签署协定文本之后,修订版协定也难以在舆论与产业界的压力下获得立法机构批准。与之相比,双边FTA谈判优势明显。

其二,双边FTA谈判将使美国获得更大利益。美国在TPP中让步巨大,目的在于主动让利以做出表率,从而促使各方达成共识。相比之下,在双边谈判中,美国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能够迫使谈判对方做出巨大让步。在以往的双边经贸谈判中,美国往往能够凭借悬殊的实力差距攫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将濒死的TPP转换为双边FTA谈判,将使美国以更小的代价实现更大的利益,也无疑能够与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理念完美契合。

 

三、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美国退出TPP,中国将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美国退出TPP将使中国在未来遭遇新的挑战。以美国退出TPP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使已经陷入困境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将通过低迷的贸易与投资状况传导至中国境内,使中国面临经济增长困境以及金融稳定挑战。此外,全球经济恶化情况很可能导致以转移视线和转嫁危机为目的的地区冲突。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复杂,很有可能因此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安全挑战。另一方面,除了带来挑战之外,美国退出TPP也给中国带来了突出重围的机遇,具体说来:

其一,中国将暂时免受TPP的封锁围堵,获得宝贵的发展时机。美国退出TPP,使得美国奥巴马政府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推行的孤立中国的“经济北约”成为明日黄花,中国压力骤减。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外贸方面压力的下降有利于中国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进行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等有利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深入改革。因此,美国退出TPP能够减少中国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受到的干扰,有利于中国平稳度过这一重要时期,促进中国经济在未来实现中高速健康发展。

其二,中国力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获得全方位超越TPP的绝佳机会。在亚洲地区,之前TPP超越RCEP的所有优势均已归零。目前,包容开放的RCEP已经成为域内国家的唯一选择。在TPP行将就木的预期之下,之前积极推动TPP某些国家也开始转变立场。2016年12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7新年献词中表示,在TPP的前景转暗的情况下,新加坡将继续争取通过包括RCEP在内的其他方式展开经济合作。在美国退出TPP消息公布后,最后希望破灭的日本政府也被迫调整贸易战略,开始重视之前兴趣寥寥的RCEP并着手进行相关工作。由此可见,在TPP被迫搁浅后,RCEP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三,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加速变革的过程中。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作为自由贸易旗手之一的美国正在开始转向推行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相比之下,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主题演讲中力挺自由贸易,表明中国将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由此可见,以自由贸易、一带一路等途径为依托,中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由肃杀的寒冬向万物复苏的暖春前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将因此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方位地参与和重塑全球治理体系。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专业2016级博士生)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