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
肖阳
(资料来源:搜狐网)
北京时间2017年1月21日,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从竞选口号到推特发声,从人民币汇率、贸易保护到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在涉华议题上的政策主张趋于强硬。特朗普在其就职演说中反复强调的“美国优先”理念以及“把工作带回美国”的承诺给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诸多变数。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极为敏感而又举足轻重的大国关系之一,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特朗普上台为中美关系增添变数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关于中国议题的炒作不但更为频繁和负面,所关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从特朗普竞选政策主张以及选后系列言论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对华态度和倾向主要集中表现在贸易摩擦、军事围堵以及台湾问题等方面,这些问题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了不可低估的变数,必然对两国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或将增加。特朗普在竞选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对华贸易的强硬立场,在所有涉及对外政策演讲中,他都会就操纵汇率、贸易赤字等问题攻击中国。特朗普在其就职演说中强调美国以其工业的衰落为代价为别国的工业输送营养,以自己的工厂倒闭为代价为其他国家创造就业。这一表态表明其时刻准备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大打贸易战。出于兑现竞选承诺的考虑,特朗普上台后很可能会对部分中国产商品提高关税或设置贸易壁垒,展开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和征收惩罚性关税。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美国制造业回流,两国矛盾与竞争不可避免,贸易摩擦将成为中美两国的常态。
第二,继续加强对中国军事围堵。特朗普获选与其背后的军工复合体的全力支持密切相关,他在胜选后不仅给中国在南海的活动贴上军事化标签,还猛烈批评奥巴马政府“自动减赤”对军费的限制,并提出了海军重建计划。特朗普上台后会继续遵循“重返亚太”这一华盛顿主流共识,强力炒作某些国家军事威胁论,通过树立“假想敌”来增加军费预算重塑和强化美国的军事力量,开展地区军备升级和竞赛,怂恿其盟国承担更多的军费和义务,尤其是日本将首当其冲借机加快其军事化步伐,这些举动都将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第三,造成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川菜通话事件”发生后不久,特朗普接受采访时又质疑“一个中国”原则,意欲操弄两岸关系作为其谈判筹码,其身边一批亲台极右势力也浮出水面。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台政策、对台军售以及台湾“国际空间”等议题势必重提,这些错误而危险的信号与蔡英文的“亲美投日抗中反中”总路线一拍即合,有可能使台湾当局产生对形势的误判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岸将进入矛盾、摩擦、对抗频发的不安时代。
二、当前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定数
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的敏感性会继续增加,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会继续发生变化。从历史上看,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几经起伏但总体向前,当前中美关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定数,如中美两国的利益联系日益紧密、中美两国“共有的历史”成果非凡、中美之间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这反映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和基本盘应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第一,中美互利共赢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大局。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尽管特朗普当选后对华言论十分强硬和激进,但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对话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如果离开中国的支持,离开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特朗普画的大饼就难以“变现”,美国的“强大”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与帮助,只有搞好中美关系,美国才能“再度伟大”。
第二,中美关系历史上达成的共识大于领导人更替影响。回顾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美关系四十多年来虽屡遭波折但大局不乱,两国领导人都进行过多轮更替交接,但始终向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共识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当特朗普质疑“一个中国”原则时,白宫迅速重申立场予以纠正,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年内最后一次记者会上也警告特朗普不要试图挑衅。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多年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依旧不会改变,未来的中美关系可能开局会稍有波折动荡,但最终还是会“低开高走”。
第三,中美关系的现实结构及其惯性没有发生改变。由于力量的相对变化,中美关系中的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改变,彼此间多年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框架模式和沟通渠道去处理分歧。从特朗普提名赵小兰任交通部长,任命习近平“多年老友”布兰斯塔德为候任驻华大使,与基辛格谈论中美关系看法以及与马云会面等举措,可以看出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以及对过去外交传统惯性的延续,中美之间拥有广泛而独特的人际关系网络依然畅通,这既是双方关系稳固的“桥梁”,也是防止关系破裂的“防波堤”。
三、特朗普上台后中国的应对策略
特朗普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具体内外政策、对华政策等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面对当前中美关系中增添的变数和存在的定数,中国应以静制动,未雨绸缪,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削弱特朗普新政府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给中美关系所带来的冲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稳定中美关系。要把握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拓展共同利益,促进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具体来说,要继续通过中美高层经常性互动机制,阐述中国理念,提出倡议举措,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顶层设计,重点在双方政治、经贸、安全等领域增进互信、减少互疑,通过对话磋商建设性管控好分歧,避免误解误判和事态失控。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这给进一步巩固和紧密两国关系带来一个绝佳契机。
二是树立底线思维,加强危机应对。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特朗普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其外交政策将极大加剧地区安全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需树立底线思维,采取克制和积极防御的应对战略,密切关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态,对于特朗普及其追随者的挑衅性言行,中国完全可以静观其变,判断其是否触底,对触犯底线者果断还击,做好充足准备以应对地区各种危机和冲突,防范各种不确定事件的冲击。
三是排除其他势力干扰,保持战略定力。中美两国之间除了双方基本的战略利益分歧、经贸利益问题、台湾问题、外交政策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会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外,在地区和全球诸多热点问题上的分歧,如南海问题、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要特别警惕其他势力借机制造矛盾,刻意干扰、绑架和破坏中美关系,不能轻易被它们的挑衅行为激怒和误导而陷入大国冲突的陷阱,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对外来因素进行甄别、研判和回应,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保持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本质上是国家治理能力竞争。当前中美两国国内都面临重大改革,随着特朗普及其所代表的保守主义上台,一方面开启了企业家直接参与国家治理的新模式,例如退出TPP标志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开始,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中国应以更大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的不断发展、沉着应对和坚毅定力将最终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上一主题: 美国Fintech白皮书:首提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评估框架
下一主题: 应势而为 开放发展:国务院出台“扩大开放20条”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