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国智慧助力全球发展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9日 浏览量:7715

2017-1-19

刘一然

世界经济论坛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2017年1月17日,第47届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年会于瑞士达沃斯正式开幕。此次年会主题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念,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时值国际秩序加速转型的关键之年,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了中国勇于担当的国际责任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领导力”。

 

一、全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世界正处于错综复杂的转型期。针对未来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在年会举办前夕发布了《2017全球风险报告》(The Global Risk Report 2017),对全球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了综合评估。

首先,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是威胁未来十年全球发展的最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复苏乏力,全球经济仍面临着持续下行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现象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由此而产生的矛盾也对社会的整体稳定造成了影响。因而,仅仅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增长已经无法修复社会的深层次问题,需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

其次,科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全球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当前,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主要表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内的诸多新兴技术无时无刻改变着未来世界的发展轨道。然而,由于技术自身的缺陷以及配套社会制度的滞后性,新兴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大规模网络攻击、重大数据信息窃取等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政治安全与根本利益。

最后,环境问题也是未来全球治理的一项重大课题。环境问题是影响全球发展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现象的频发,气候变化成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由气候变化所加剧的水资源危机、食品短缺、经济发展受阻、社会凝聚力下降等风险已经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尽管2016年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合作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批准了《巴黎协定》,但是其是否能够根本性的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有待考察,全球发展仍然面临来自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

 

二、年会焦点汇聚三大领域

面对全球发展的挑战,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主题定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旨在号召各界领导者以长远眼光思考和开展国际合作,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从而适应更复杂的多极世界,推动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经济增长。其中,以下三大领域是此次年会的焦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处于近7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兴科技的出现未能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另一方面,货币、财政以及社会保障政策长期与经济发展脱节,难以支撑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年会希望领导者们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激发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在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完善配套社会制度,促进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动全球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日益加剧,贸易壁垒、民粹主义等反全球化思潮开始频繁出现。曾经在全球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英国脱欧、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主张,都隐隐折射出了反全球化的倾向,给全球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此,年会强调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年会呼吁领导者们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

三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对全球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带来深刻的影响。新兴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回报和劳动力回报差距。面对科学技术的双面性,年会提醒领导者们必须谨慎考量用以衡量社会进步的各项准则,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三、中国智慧助力全球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在此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也积极为全球发展出谋划策,贡献中国智慧。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呼吁各国主动作为,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

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是目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根本问题所在。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对此,一是要努力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发展思路。二是要创新发展政策,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增长模式。三是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主动化解新兴科学技术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在培养新产业模式的过程中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其次,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营的合作模式。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必须给予每个主体平等的发展平台。当前,各国要在更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在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协同联动,共同创造并分享发展机遇。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反全球化浪潮。坚持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在互利共赢中推动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共同繁荣。

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日益崛起,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新要求的全球治理体系,才能保障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需变革。对此,一是要在全球治理中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代表权与发言权,保障国际主体平等的发展权利。二是要坚持多边主义 ,国际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共同处理国际问题。三是要坚信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遵守承诺,践行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国际公约,为后世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要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互惠的发展模式。国际社会要赋予每一个国际主体平等的发展机会,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各国领导者要着力解决当前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现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球治理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全球范围的平衡发展。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专业2015级硕士生)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