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美关系:谨慎务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浏览量:931

畅爽译评

 640 (26)

(图片来源:ORF

 

近日,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与外交政策副主席哈什·潘特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研究员维韦克·米什拉撰文指出,印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始终伴随着殷切期许与艰难调适。然而近数月来,印美双边伙伴关系出现了至少两项关键转变,其一关乎结构性层面,其二则涉及认知层面,这两项转变均与特朗普重返白宫紧密相关。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美国的全球外交政策,既奉行交易性决策模式,又包含民粹主义言论,更是频频释放颠覆性信号。

首先,作者指出,印美关系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在经济方面。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征收的关税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水平,这与印度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期望截然不同。印度国内普遍认为,特朗普将加剧与中国的关税战,进一步破坏供应链稳定,从而为印度等其他经济体创造机会,使其从中受益。印度政府内部诸多人士预计,美国会将关税视作针对中国的武器,同时为印度等伙伴国家给予特殊豁免。作者认为这种预期并非毫无依据。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印度已承受了多项强硬政策举措,例如美国取消对印度的普遍优惠制GSP)待遇、下调印度的战略贸易授权STA)等级,以及不断施压要求印度在印太地区承担更多责任。但总体框架是印度仍被视为美国制衡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特朗普第二届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却令这一平衡局面变得复杂。印度非但没有被视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反而面临着高达50%惩罚性关税的冲击。这一措施扰乱了印度珠宝、汽车零部件、钢铁、医药等产品的出口前景,同时也阻碍了美国对印度制造业的投资。对印度而言,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延伸至战略领域。印方开始质疑美国的种种表态,是否真正能接纳印度崛起成为地区稳定不可或缺支柱的事实?

其次,作者认为第二个转变是认知层面,根源在于社交媒体上展开的叙事之战。长期以来,特朗普惯于绕开传统外交渠道,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直接与全球受众沟通。特朗普针对印度发表的尖锐言论与警告,在印度网民中引发强烈不安,印度民众对特朗普的看法也随之发生转变。尽管这种民众情绪尚未左右印度政府的官方回应,却已开始渗透到更广泛的政治讨论中。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始终保持克制,选择继续与美国领导层开展接触,而非采取对抗性姿态。作者表示,此种民众认知与政府间交往之间的差异值得关注。一方面,既彰显了印度外交的成熟,印度已学会应对美国政治的不确定性,避免反应过度。另一方面,当前局势也凸显出在维系印美复杂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印度民众对美国好感度则十分脆弱。作者指出,尽管近期印美关系存在短期摩擦,但不能失控。对印度而言,印方并非想与美国对抗,而是立足于保护自身利益,确保经济增长、实现伙伴关系多元化以及避免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大国。在美国施压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印度正寻求在四方安全对话、金砖国家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个合作框架中站稳脚跟。印度在不同阵营间采取对冲策略,其最终目的并非放弃与美国的合作,而是避免因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使自身陷入被动境地。对美国而言,印度在其印太战略中依旧不可或缺。两国在民主价值观、航行自由、反恐合作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议题上立场一致。然而,特朗普以关税为中心的世界观并非以共同价值观看待合作伙伴,而是以眼前的得失来衡量。

最后,作者总结道,如今的印美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既未走向破裂,也未实现蓬勃发展,而是在压力之下重新调整。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社交媒体上的警告言论,暗藏疏远印度民众的风险。另一方面,两国在安全领域、技术合作及维护地区稳定的长期共识,又迫使双方必须维持互动势头。作者认为,当前美国的挑战是需认识到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不仅会削弱双方互信,还将推动印度转向那些可能与美国战略意图不符的合作框架。印度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美国的不可预测性,同时又不破坏自21世纪初以来精心构建的长期战略联盟。归根结底,当前印美关系的核心态势是谨慎务实。特朗普政府的言论与政策或许会引发波动,但印美伙伴关系的结构性逻辑并未动摇。

 

(审校:张含睿  编辑:田鑫)

 

原文于914日发布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