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睿译评
2025年2月,印总理莫迪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8月4日,印度前外秘萨仁山(Shyam Saran)在印媒《印度快报》就印美关系发展发表深度评论。他指出,在大选期间,许多印度观察家曾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印美关系抱有期待,然而如今现实却演变成了一场“噩梦”。
首先,萨仁山认为当前印美关系裂痕远超贸易范畴。特朗普不仅发动贸易战,更将商业手段异化为地缘政治工具,公然宣称要用贸易杠杆迫使各国屈服于美国意志,任何抵制行为都将招致严厉报复。特朗普既瞄准印度对美的贸易顺差与所谓高关税问题,又以印度发展对俄、伊关系及加入金砖国家机制为由实施威胁。这些举动绝非单纯贸易纠纷,而是直接冲击到印度的核心利益,威胁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历届政府始终奉行的战略自主原则。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印度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信誉与尊重。值得关注的是,若中国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支持巴勒斯坦或与伊朗保持正常贸易(包括大量进口伊朗石油),是否会遭遇类似制裁?从数据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远超印度,且中国市场对美重要性更高。但特朗普却在对华稀有金属及磁铁出口禁令等问题上选择让步,这些原材料恰恰是美国高科技与国防领域的关键资源。萨仁山认为这恰恰印证了中国的判断,屈服于“霸凌”只会招致更苛刻要求,中国宁可承受反制代价也要坚守原则。
其次,萨仁山为印度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第一,清醒认知印美关系的质变,屈从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双重施压将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印度外交选择。贸易谈判应坚持互利原则,坚决抵制对印度外交政策的任何限制。第二,过去二十年建立的情报共享、国防装备联合研发及高科技合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受到影响,这些领域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不应因印度方面的任何行动而受到负面影响。第三,屈服于“霸凌者”看似能换取短期平静,长远来看却是有害的。“霸凌者”把每一次屈服都视为下次要求更大顺从的理由。印度想陷入这种消耗战吗?现在反抗并承受一些痛苦,就能避免未来更大的痛苦。第四,印度似乎低估了自身的持久力。作为一个经济和军事上都弱得多的国家,印度在其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往往选择孤军奋战。1968年,尽管面临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巨大压力,印度仍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5年,印度是唯一一个拒绝加入公然带有歧视性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印度曾坚持必须维护《里约公约》的条款,最终放弃原则立场于2015年接受了《巴黎协定》。如今,当时的拥护者们很多都违反了该协定。这段经历应该警醒印度,警惕默许不公平和歧视性交易的危险性。
最后,萨仁山强调应珍视印度的战略信誉。萨仁山指出,作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对象,印度因坚持原则获得的国际尊重是其重要外交资产,不应动摇这一优势。印度绝不应该为了在高位的象征性地位而牺牲自身的物质利益。历史证明,印度人民过去和将来都愿意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牺牲,并支持发出这种呼吁的领导人。据估算,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使印度GDP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为了维护印度更大的利益,这点代价微不足道。今年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将成为关键节点。若特朗普政府因印度坚持原则而退出,则需重新评估该机制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定位,众所周知,其他四方安全对话伙伴也正在认真考虑这种可能性。印度必须做好准备,在战略自主与短期利益间,永远选择前者。
(审校:杨鑫钰 编辑:田鑫)
原文于8月4日发表于《印度快报》
上一主题: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中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