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事态发展引发印度担忧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浏览量:3826

杨鑫钰译评

图片来源:法新社


自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辞职以来,巴基斯坦频频向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伸出橄榄枝,表达了加强两国合作的热切期待,孟巴关系呈现回暖趋势。对此,《印度时报》专栏作者Prashant Prabhakar Deshpande撰文表示,孟加拉国的政权更迭或将对地区稳定和地缘政治动态产生重大影响,印度需加强对孟加拉国近期事态发展以及孟巴关系的关注力度,以防范该事态发展对印度地区影响力的削弱。

首先,作者开篇回顾了哈西娜治下孟印关系的发展情况。作者指出,印度和孟加拉国具有历史、文化以及语言在内的多方面共同点,印度一直是孟加拉国重要的区域盟友和商业伙伴,两国建立了牢固而持久的伙伴关系。在哈西娜的领导下,孟加拉国成为印度的重要经济伙伴。在2023-2024财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到130亿美元,这反映了两国在经济领域形成了深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孟加拉国还是印度棉花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2024财年印度棉花出口总额的34.9%,高达24亿美元。除此之外,印度也是孟加拉国石油和粮食资源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伴随着哈西娜引咎辞职,作者认为,孟加拉国的政治动荡或将给两国贸易关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自202310月双方开始讨论的自由贸易协定目前面临未知处境。

其次,作者介绍了孟加拉国政治动荡以来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进展并分析了该进展或将对印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哈西娜执政期间,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哈西娜政府经常使用反巴基斯坦言论镇压国内的抗议示威活动,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不满。然而,近期的政治动荡重新点燃了巴基斯坦对孟巴关系的乐观情绪,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认为重建和正常化两国关系的机会之窗已然打开。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成立以来,巴基斯坦外交官与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成员举行了多次会晤,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还与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通电话,强调了重振巴孟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呼吁恢复两国外交秘书级别磋商和联合经济委员会等机制,并进一步表达了加强两国贸易关系、文化交流和民间联系的强烈愿望。此外,近期孟加拉国还将从巴基斯坦进口大量的国防物资,包括40000发弹药、2000发坦克弹药、40RDX混合炸药以及2900枚超高速弹丸,相比于2023年有了大幅增加。作者强调巴基斯坦在增加对孟加拉国的国防出口之际,也在寻求扩大其在南亚的影响力,以实现本国作为南亚地区地缘政治关键参与者的战略目标。

随后,作者详细分析了该局势对印度的地区地位以及印孟关系的影响。一方面,作者分析称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似乎正在策划反印阴谋,特别是反印度教方面,旨在破坏印孟之间的友好关系。8月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地区爆发洪水灾害,造成了孟加拉国至少23人遇难,超550万人受灾。对此,孟加拉国当地居民将责任归因于印度,称洪灾是由于印度无预警下从特里普拉邦大坝开闸泄洪造成的,甚至有人怀疑了印度此举存在政治动机。同月,数百名孟加拉国民众走上街头,在萨德基拉(Satkhira District)的印度签证申请中心外举行了示威抗议活动。据称,引发示威活动的原因是许多民众尽管排了数小时的长队,但仍未能收到签证。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日益增长的防务合作关系可以被视为削弱印度在该地区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孟加拉国的国防采购战略,尤其是孟巴防务合作意味着孟加拉国的战略方向发生变化,孟加拉国新政府或将倾向于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考虑到印巴间的历史紧张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对印度地区影响力的削弱意图,该行为已经引起了印方的警觉,印国防部长辛格呼吁印度密切关注孟加拉国的政变及其后续动向,为维护印方利益以及其地区影响力做出提前防范。

最后,作者总结道孟加拉国最近的事态发展对印度的影响深远,已然超出了政治领域。哈西娜政府通过其反恐措施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消除孟加拉国的反印恐怖主义团体合作一直是孟印安全关系的重要基石。哈西娜政府的下台给孟印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潜在中断期,以贸易、基础设施项目和反恐安全合作为特征的孟印牢固双边关系现正处于风险之中。

 

审校:张含睿 编辑:杨倩


本文于914日发表于《印度时报》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logs/truth-lies-and-politics/a-focus-on-broader-implications-of-recent-developments-in-bangladesh-for-regional-security/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