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俄关系:战略劣势和战略自主的产物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 浏览量:3292

张含睿译评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7月初,印度总理莫迪对俄罗斯展开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并与普京总统热情互动。这次访问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密切关注和激烈讨论。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卡尔蒂克·博玛坎蒂(Kartik Bommakanti)指出,当西方世界对印度坚持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表示不满时,忽视了印度在其政策取向中对战略劣势的考量,他认为印俄关系本质上是战略自主的选择和战略劣势驱使的产物。

 

首先,博玛坎蒂总结了大部分人认为俄罗斯是印度实施战略自主政策的重点方向的几点普遍原因。第一,印俄是“全天候的伙伴”,双边关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美国等国家更多地将印度视为对抗中国的战略工具,而非拥有内在利益和大国抱负的国家。印度通过与俄罗斯保持接触维持战略自主的地位,规避可能面临的种种风险。第二,俄中关系存在一定脆弱性,并不像西方批评人士甚至部分印度人所认为的那样紧密。因为俄罗斯不太可能有意愿成为中国的“副手”。印俄关系为俄罗斯在对外伙伴关系中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三,俄罗斯需要印度国防市场来销售其军事装备。毕竟,印度是2017年至2021年间俄罗斯武器的四大接收国之一,其他三国是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埃及。

 

其次,博玛坎蒂认为上述三点说法虽有可取之处但存在漏洞,并且他认为这次峰会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其一,声明并未提及中印边界问题。自20205月中印边界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一直保持坚定中立,体现出俄罗斯在对华问题上的“谨慎”。普京-莫迪峰会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其二,也没有解决印度和俄罗斯之间5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问题,而俄罗斯向印度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其三,受制于国防工业产能有限,俄方没有按照承诺将供应两套S-400系统并对部分苏霍伊-30战斗机机队进行升级。此外,博玛坎蒂认为,“如果近期印中之间发生冲突,俄罗斯可能站在中国一边,或者至少偏袒中国。”博玛坎蒂还指出,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俄罗斯与印度的贸易额。2023年俄中贸易额为240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26.3%。从2021年计算,截至2023年底,中国出口增长了64%。而2023年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以美元计价为650亿美元。俄中贸易额是俄印贸易额的三倍半。对俄罗斯来说,疏远中国的代价远远超过疏远印度的代价。

 

最后,博玛坎蒂通过三点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印俄关系是印度战略劣势产物。第一,印度武装部队的国防工业基础薄弱。自1947年独立以来,缺乏国内军事工业综合体(MIC)意味着印度不得不通过国防进口来满足其军事需求。只要印度仍然依赖国防进口,就依然容易受到外部供应商的压力。如今,印度武装部队操作和部署的军事硬件中有70%80%是外国制造的,而大多数进口军事硬件正是来自俄罗斯。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是印度核潜艇技术的唯一来源,而印度尚未完全掌握和吸收这些技术。尽管在过去十五年里,印度通过从西方国家进口武器和国防本土化的努力,初步实现了武器多样化,但是在常规技术和战略技术方面,印度仍然严重依赖俄罗斯。正如一位前印度驻俄特使几年前所说,“(印俄间)还有其他保密的国防合作项目。简而言之,没有哪个国家像俄罗斯这样向印度转让过如此高水平的技术”。俄罗斯不需要印度国防市场来扩大和保持弹性,而印度需要俄罗斯来确保武器、零部件和备件的供应。第二,印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资源都依赖进口。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能源短缺国,印度必然会从那些愿意以最低价格出售的国家采购,而俄罗斯的石油报价优势显著。 俄罗斯大宗商品和能源出口的收入足以为其国防工业注入资金。因此,俄罗斯实际上不需要印度国防市场。事实上,正如一位前印度驻俄罗斯特使所言,俄罗斯“国防出口仅占其(俄罗斯)总出口的一小部分……武器是一种声望出口,而不是对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的出口”。第三,地理位置不利于印度。印度在西部和东北部边境分别有巴基斯坦和中国两个强大的军事对手。由于俄罗斯距离印度边境不远,且印度仍然依赖俄罗斯的武器和石油供应,因此与俄罗斯对抗对印度来说将是战略上的灾难。俄罗斯和中国对中亚的影响巨大,而防止该地区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扩散对印度有利。印度和俄罗斯在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共和国联系紧密,印度是金砖国家集团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文末,博玛坎蒂强调美西方国家应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给予印度更多空间,使其重新调整政策,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审校:畅爽 编辑:杨倩) 

 

原文于726日发布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s-ties-with-russia-a-product-of-strategic-weakness-as-much-as-strategic-autonomy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