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9日 浏览量:2907

杨鑫钰译评

9月9日,印度、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多国领导人在参与g20峰会期间共同宣布启动“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 

(图片来源:政治家报)


在刚刚结束的G20新德里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美国总统拜登以及沙特和欧洲多国领导人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建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该项目致力于建立一条从印度西海岸出发,穿过海湾阿拉伯国家(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约旦和以色列,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经济走廊。对此,马诺杰·乔希撰文称,美国主导下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动机,但该经济走廊并未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任何影响。


首先,马诺杰·乔希开篇介绍了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的战略目标。他指出,该经济走廊旨在将印度孟买等港口与阿联酋的杰贝阿里(Jebel Ali)等港口相连接,通过铁路或公路将集装箱穿越沙特运到以色列的海法港,再从那里通过海路将集装箱运往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从而运往欧洲其他地区。乔希指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一直被视为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支持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和土耳其支持的伊拉克发展之路项目存在战略竞争关系。但实际上,由于该经济走廊上的沙特半岛铁路系统存在主要的缺失环节,即阿联酋最靠近印度的富查伊拉港与以色列的海法港之间约有1100公里,阿联酋其他港口如杰贝阿里港和哈利法港之间也有数百公里距离,因此该经济走廊实现其战略目标仍需一定的时间。


其次,乔希对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背后的地缘政治动机进行详细分析。他指出,共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的协议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达成的,美国意在试图通过该经济走廊控制西亚地区的主要航道,以维持其在西亚的优先地位。据悉,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国在西亚的优先地位正在消失,对其盟友的影响力也日渐减弱,其西亚盟友们试图制定独立于美国战略目标的外交政策,加强本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政治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在中国斡旋下沙特与伊朗达成和平协议、沙特及其海湾地区盟友决定结束对卡塔尔长达4年的封锁以及沙特与叙利亚恢复外交关系。为维持美国在西亚的优先地位,2022714,印度、以色列、阿联酋和美国四国政府以线上形式举行“I2U2”集团首次领导人会议。拜登政府还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积极促成的《亚伯拉罕协议》,2023910日,派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和北非事务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芭芭拉·利夫前往沙特进行访问,为达成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全面正常化协议展开进一步斡旋。此外,美国还刻意将印度纳入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中,以降低印度与伊朗和俄罗斯的外交互动。


最后,乔希指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不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任何影响。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与该经济走廊的参与者——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一直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不会受到该经济走廊项目的影响。第二,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目前仍存在一些缺失环节。他认为,该缺失或将需要求助于中国的专业技术进行补足。第三,该经济走廊的终点站比雷埃夫斯港实则归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因此,乔希认为,该经济走廊项目不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印度而言,由于印度与美国、阿联酋、沙特和以色列的友好关系,印度将会在该经济走廊项目中获得较大收益,如:印度或将从沙特和阿联酋升级铁路网和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中受益。并且,印度港口运营商阿达尼集团目前正在运营以色列的海法港,该集团的坎德拉和蒙德拉港口或将建于该经济走廊的印度端。此外,在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项目的带动下,基于印度与西亚地区经济、文化和历史联系,印度应在该地区积极开展多边接触,致力于在西亚地区扮演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

(审校:畅爽  编辑:祝嘉聪)


【本译评结合了斯坦利·约翰尼(Stanly Johny927日于《论坛报》发布的评论文章: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imec-will-take-time-to-become-viable-548037


原文于923日发布于《印度教徒报》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india-and-the-great-power-contest-in-west-asia/article67335615.ece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