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航译评
(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版图上涌现了15个独立国家;其中三个国家,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构成了一个明确的地理区域,大多数人称之为南高加索,该地区一直见证着包括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在内主要国际角色之间的影响力拉锯战。前印度驻亚美尼亚大使阿查尔·马尔霍特拉(Achal Malhotra)撰文指出,印度目前在南高加索地区所具有的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平衡,因此,印度需要通过扩大与该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以加强印度的影响力辐射。
马尔霍特拉首先回顾了印度与南高加索地区的历史渊源。他指出,印度将该地区视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因为它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根据文学和建筑学的历史印记,印度在该地区的足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9年。通过丝绸之路,印度与南高加索地区的贸易互动十分广泛。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阿塞拜疆人都得到了莫卧儿帝国的资助。在这三国之中,亚美尼亚商人可以说是中世纪印度最引人注目和最繁荣的群体,他们得到了莫卧儿帝国和印度英国统治者的信任。他们建造的教堂、大礼堂和教育机构在印度各个城市保存至今,成为了辉煌的文明交往标记。苏联解体后,印度政府迅速承认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独立,并于1992年与三国先后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南高加索地区并不在印度的关注范围内,一部分原因是印度把重点放在了俄罗斯和中亚,另一部分原因是该地区动荡不安的局势直到1995年左右才稳定下来。
马尔霍特拉接着指出,近三十年间,印度对南高加索三国的外交资源投入并不均衡,而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取决于以下两点。一方面,南高加索三国的政策选择各不相同。在独立初期,这三个国家都选择获得欧洲身份。但目前只有格鲁吉亚仍然完全致力于参与欧洲-大西洋结构,尤其是与欧盟和北约实现完全一体化。直到2010年,格鲁吉亚才开始认真地与印度进行接触。阿塞拜疆显然只对与西方的经济合作饶有兴趣,而对于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融合则表现得漠不关心。亚美尼亚夹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从一开始就奉行多边接触政策。但即使如此,亚美尼亚仍然极度依赖于俄罗斯。另一方面,印度与南高加索三国的交往还受到了“第三方因素”的制约。人们普遍认为,印度多年来放缓与格鲁吉亚关系的决定,是出于对俄罗斯敏感性的尊重。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就格鲁吉亚的分离领土(即“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发生战争,最终导致俄罗斯承认这些领土为独立国家。从印度的角度出发,阿塞拜疆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是一个持续的刺激因素,因为阿塞拜疆曾多次代表巴基斯坦宣传其关于克什米尔的主张。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领土争端问题上,印度大体上采取了一种平衡的立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一个主要由亚美尼亚人居住的飞地,但在苏联成立期间,该地区则作为阿塞拜疆领土上的一个自治区存在。两国在过去30年中发生了三场战争。马尔霍特拉认为,这些因素导致的最终的结果是,印度缺乏一个统一的,类似于“向东看”或 “连接中亚”的泛南高加索政策。印度对南高加索地区的外交仅仅是根据地区三国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分别处理。
马尔霍特拉接着阐述了印度在南高加索地区的政治参与现状。他认为,印度在该地区的利益与其它全球参与者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然而,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的地理位置对于印度通过中亚和伊朗与俄罗斯和欧洲建立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是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的成员国。印度支持亚美尼亚关于将恰尔巴哈港纳入INSTC的提议。南高加索地区有潜力在某些阶段满足印度对原材料和技术的一些需求,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矿产,甚至黄金和天然铀等。他指出,亚美尼亚毫无疑问是印度在南高加索地区相对最亲密的伙伴,其是本区域唯一与印度建立条约关系的国家。印度已经接待了多达三位来自亚美尼亚的国家元首,且对亚美尼亚进行了两次副总统级访问。相比之下,印度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之间没有进行过一次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亦或是副总统级别的访问。印度与这两个国家的政治互动基本上局限于体制机制,如高级官员级别的外交部磋商。但在2020年印度外交部长访问格鲁吉亚时,苏杰生表示打算在更高的政治层面与格鲁吉亚接触。
马尔霍特拉指出,印度与南高加索地区的合作重点仍然是贸易和投资,该领域合作没有受到政治关系水平的影响,且主要是由私营部门推动。印度政府方面努力创造有利的法律框架,与亚美尼亚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双边投资保护等协议,并与格鲁吉亚谈判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印度的评估是,一旦印度和欧亚经济联盟(EAEU)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目前正在谈判中)达成,与亚美尼亚的双边贸易必然会受益。近年来,印度向亚美尼亚的国防供应方面达成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性协议;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 Videsh Limited)在阿塞拜疆能源部门进行了投资; 2021年,印度从阿塞拜疆进口的原油价值5.84亿美元。印度制药业已在阿塞拜疆站稳了脚跟。
马尔霍特拉最后分析表示,印度应继续致力于扩大与亚美尼亚的合作领域,并包括如地震科学在内的新领域,这是亚美尼亚的优势领域。印度需要在与格鲁吉亚的关系方面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可以考虑回应格鲁吉亚关于在第比利斯设立印度大使馆或至少设立领事馆的反复请求。印度私营部门应探讨世界银行等对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项目进行全球招标所提供的可能性,以及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特殊贸易安排。简而言之,当政府专注于为加强贸易和投资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时,私营部门应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火炬手”。
(审校:万佳 编辑:段染)
原文于11月30日发表于印度辩喜国际基金会
https://www.vifindia.org/article/2022/november/30/india-and-the-south-caucasus
上一主题: 印度外交迎来历史时刻 肩负重担却也任重道远
下一主题: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正式通过:内容、影响及应对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