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19: 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回眸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1日 浏览量:1236

何丹

 

 图片12_告别2019_2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回顾2019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大国较量空前激烈,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社会也在努力寻找新出路。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在乱局中引领方向,是当今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未来,中国还将继续努力应对全球威胁与挑战,为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强大正能量。

 

一、2019年国际形势概述

2019年,世界呈现出焦虑、撕裂和混乱的局面,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这一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大国博弈明显加剧,强权政治暗流涌动,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蔓延肆虐,全球化的世界再一次面临着合作与对抗、开放与封闭的较量。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国际社会也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新的合作不断形成。

一方面,世界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首先,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下行风险增大。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5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增速仅为3%,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WTO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1.2%,远低于上半年2.6%的增长预期。经合组织表示,贸易冲突正在损害制造业,破坏全球价值链,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其次,全球经济走软挟裹着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并以激进的手段攻城掠地。2019年,数百万法国人发起联合罢工,反映出社会体制的深层矛盾。香港反修例暴力示威持续升级,暴露出极端主义迹象。此外,其他发生大规模政治运动的国家还包括俄罗斯、美国、印尼、伊拉克、苏丹、黎巴嫩、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埃及、智利、西班牙和英国等。第三,全球治理面临分裂化和阵营化的风险,地区安全局势持续紧张。2019年,西方国家主导的联盟内部分裂日益加深,北约过时论北约脑死亡论凸显内部矛盾,盟友裂痕难以愈合。美国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伊朗挫败变天计划后打响全面反击战。当下,中东热点问题频发,土叙战争愈演愈烈,导致国家对峙持续升温。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全球战略平衡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非传统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极端天气引发了多地自然灾害,如美国雪灾、澳大利亚火林等事件。此外,英国死亡集装箱事件、斯里兰卡连环爆炸事件,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案等都折射出恐怖主义势力的不断崛起。网络安全领域日益成为美俄酣战的另一主战场。2019年,世界陷入了对峙、撕裂与混乱的动荡之中,各国之间的分裂与冲突正在不断威胁国际社会的稳定,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在曲折中负重前行。

另一方面,面对变局,全球化的世界再次逆流而上,新的合作破茧而出,国际合作与和平解决争端仍为主流趋势。2019年,区域贸易协定蓬勃发展,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形成,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了突破;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AfCFTA)生效,有望形成覆盖12亿人口和2.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市场;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自贸协定终成正果,并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强音;美墨加正式签署新贸易协定(USMCA),取代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盟新加坡自贸协定生效,成为欧盟与东盟国家达成的第一份自贸协定。此外,中美贸易拉锯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一阶段协议最终落地,两国从摩擦走向缓和;英国和欧盟达成新协定,脱欧僵局有望破解;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努力促成诺曼底模式巴黎峰会达成决议,共同化解乌克兰危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5G、量子通信等颠覆性的新技术带来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这一年,世界的多极化正在不断推进,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仍是主流趋势。

 

二、2019年中国国际法实践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乱局中引领方向,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为促进多边主义、提振全球经济和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的国际法实践成为世界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9年,中国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发出维护多边体制的明确信号。这一年,面对WTO上诉机构瘫痪的困局,中国积极提交了《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贡献中国智慧。在G20大阪峰会、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第五次峰会等多边会议上,中方呼吁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并在各方努力下达成相关联合声明。2019年,中国在国际的舞台上越来越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始终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规则秩序为基础,为维护多边主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持国际局势总体稳定不断注入正能量。

2019年,中国始终秉承国际法合作原则,在多边平台发挥国际规则供给作用。这一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开放决心,阐述了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WTO规则对投资的影响以及投资规则该如何改变,以应对逆全球化的负面情绪。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39位外方领导人、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6000多位外宾出席会议,论坛达成283项务实成果,发布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创新之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等文件,同有关国家签署不同领域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以及3800多家企业参与了博览会,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此外,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会议的成功举办,被外界视作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事件,中国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倡导合作共赢理念,表达了愿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2019年,中国主场的多边合作平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相关国际合作产生了强烈的外溢效应,国际法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创新。

2019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法下的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一年,中国始终遵守国际法规则,坚守国际公平正义。在查戈斯群岛案中,中国向国际法院提交咨询意见,表达了对联合国非殖民化进程的支持。中国积极倡导通过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多边场合和平解决朝鲜半岛、中东问题等地区和热点问题。中国强调各国应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遵守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基本原则,反对一切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行径。在今年的涉港、涉藏和涉疆问题上,中国始终捍卫国家主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国的肆意干涉。针对美国提起的贸易战,中国积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并达成阶段性协议。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中方指出,完善全球治理需要凝聚共识,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协商来办,治理成果应由各国共享。2019年,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三、中国国际法实践之展望

过去一年,世界格局的演变特征愈发凸显,以中美俄欧为机轴的大国关系、以WTO为核心的贸易体系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治理体制正在遭遇更大程度的动荡和割裂。尽管如此,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方案及实践依然感奋世界,提振全球经济的发展信心。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将继续为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强大正能量,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是始终维护联合国全球治理的中心地位,重视非国家行动者在其中的作用。习近平主席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强调,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彰显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没有任何其他一个国际组织能在规模及合法性与联合国相提并论。中国应主动维护联合国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框架下表达立场与诉求,推动有关问题的和平解决,用法律的话语发出中国声音。此外,中国应支持联合国围绕有利于多边主义进行改革,为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及应对挑战的能力贡献中国方案,促进最大程度的共识。随着主权国家解决全球问题呈现诸多局限性,非国家行动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府参加的议题中,例如在气候变化、国际金融治理、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中,都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环保人士的身影,并不断促成新的国际规则诞生。未来,中国应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私人等非国家行动者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参与到全球治理的潮流中。

二是始终维护国际法规则治理的核心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在规则制定上,中国向国际组织提交原创性的国际法动议仍然不足,往往只停留在原则性的评论和意见层面。未来,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过程中应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增强制度性话语权。此外,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应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的法治建设,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平台,发挥供给国际规则的积极作用。在规则实施上,中国不仅应主张规则主导作为国际秩序的指南针,维护国际法治理的核心体系,还应更多地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主动运用规则应对挑战和威胁。

三是始终倡导国际合作和而不同的基本理念,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法治化。和而不同意味着,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种创新合作应超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面对新一轮的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国命运紧密联系,利益休戚与共,只有秉持和而不同的国际合作观,共同应对全球风险和挑战,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未来,中国应继续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理念,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让和而不同成为全球化新阶段的主旋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应继续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各国发展优势互补,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机遇、释放更大红利。

 

(作者是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2018博士生)

 

(责任编辑:申晨)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