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携手共绘“工笔画”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4日 浏览量:2160

刘诗怡


61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我国2019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在此次论坛筹备和举办期间,各方达成了283项务实成果。目前,已有127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越来越多国家的参与和支持肯定了此前“五通”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高峰论坛巩固了共建“一带一路”形成的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和多边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多层合作机制,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力引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最新贡献

本届高峰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凝聚共识与合力做出了新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明确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和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相较于首届高峰论坛,本届论坛重点进一步明确,内容更完善:论坛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多边合作”;在开放型合作平台和坚持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倡导走廉洁之路;在可持续目标下,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共同规则标准。

第二,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把互联互通作为重点,聚焦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关键项目,着力推进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航天、油气管道、电力、网络通信等领域合作,与各国共同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同时,习近平主席在论坛期间多次强调“共同”与“合作”,即共商原则,这意味着每个参与主体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各自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一带一路”鼓励各方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发展繁荣。

第三,巩固现有成果,进入全面务实合作新阶段。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精髓所在。本届峰会分论坛以“五通”为议题,取得丰硕成果。政策沟通论坛就完善政策沟通机制平台和深化规则标准对接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60多项高含金量成果:中国发布了《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在各专业领域开展了规则对接,推动出台《“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等,并推动了一批务实合作项目;设施联通论坛就进一步加快设施联通形成共识,力求在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深化政策、规则、标准等“软联通”,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网络联通水平;贸易畅通论坛围绕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贸易新业态、优化营商环境等进行了专题探讨,各方就推动贸易畅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资金融通论坛就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推进可持续融资等进行深入探讨,达成5项成果和多项共识,如《“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有效防控融资合作风险,推动合作可持续;民心相通论坛上启动了“丝路一家亲”行动,以人为本,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完善合作框架,倡导绿色可持续性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全面深入展开,共建“一带一路”正由加工制造、工程机械、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新经济领域方向发展。本届论坛分论坛新增廉洁、数字、绿色、创新的主题,并增设地方合作及境外合作分论坛,为“一带一路”工笔画着墨增色,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框架更完整,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廉洁之路论坛建议加强政策对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规则和治理框架,发起《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数字之路论坛上,16个沿线国家与中国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绿色之路论坛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正式启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绿色产业链;创新之路论坛强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前沿领域研究以及合作交流,力求为各国经济转型和产业机构调整提供新的科技动力,并通过智库实现智力资源与舆论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在地方合作论坛中,中国地方政府同有关政府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达成多个合作项目;境外经贸合作区论坛则发布了《“一带一路”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

第五,提供企业家直接沟通平台,奠定良好合作基础。企业家大会是第二届高峰论坛的创新安排,是一个使工商界对接的新平台。与会企业参与热情高,覆盖面广,会议受到极大关注。在此,企业家们可以直接沟通,增进交流,为今后的合作奠定更改好的基础。会后还进行了项目签约和对接洽谈等活动,并分行业、时间组织了近千场次“一对一”对接洽谈,成果丰硕——中外企业对接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总金额640多亿美元。相较于首届高峰论坛,本届论坛成果丰硕、方向明晰、重点突出,内涵更为丰富,国际影响力更大,企业的参与意愿大大提升。几年来扎实的成果和本届务实的作风,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具有可行性和实现的可信度,这也给参与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吃了一剂定心丸。本届论坛传递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延伸的信息,“一带一路”从区域合作倡议向全球合作平台演化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的重要平台。本届高峰论坛引发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更多欧洲国家和组织的肯定。论坛不仅肯定并总结了过去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与经验,更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完善了合作理念,强化了合作机制,这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开启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务实建设。通过举办本届论坛,中国用成果向世界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在第一阶段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开启新阶段建设。而新阶段的特征非常清晰,即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抓落实。要干实事,出实招,见实效。论坛期间,与会各方围绕新阶段的要求开展了全方位对接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合作重点和方向——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对此,应秉持务实作风,精准着力,本着多边主义精神,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为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创造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为相关国家提供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为中国企业参与更广阔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空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不断发挥产业优势,确立国际分工的优势布局,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届高峰论坛创新搭建起“企业家大会”,一方面有利于沿线国家摒弃对中国企业的既有成见,让企业家们敞开心扉,增进交流,为今后的合作奠定更改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让中国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在国的企业,更好地实现投资的因地制宜,及时把握对应的投资政策和环境,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最优化。

第三,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际上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该倡议只是一个宏伟的远景,而非切实可行的计划。甚至怀疑中国借“一带一路”之名输出意识形态,或给沿线国家制造债务陷阱。本届高峰论坛不仅一一回应了这些质疑,而且有力证明了“一带一路”的务实建设和广阔前景。论坛报告指出“首届高峰论坛成果全部按计划进度完成”,加之本届论坛上达成的283项成果清单和科学具体的规划,都佐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实可行性。与会国家作为真正的参与者,利用论坛媒体发声,证明了“一带一路”分享发展经验、帮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曾输出意识形态与设置债务陷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其中,使流言不攻自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得益彰,得到更多西方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扫除了阻碍“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过程中的阻碍,提升了倡议的国际影响力。

第四,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保护主义蔓延背景下,与会各方借助高峰论坛达成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增进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对全球消除贫困、缓解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在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的背景下,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为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增加了确定性和希望。同时,强调构建伙伴关系,坚持多边合作,吸引众多国家选择了密切合作与互联互通的正确道路,国际合作毫不动摇地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国际通力合作迈向新阶段,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三、“一带一路”建设新阶段的务实推进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的成果与共识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更深、更广、更高的新阶段。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论坛期间所描绘的蓝图,延续务实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方向不断前进。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第一,梳理峰会成果,积极统筹落实。高峰论坛结束后,我国应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总结峰会的各项成果和共识,把峰会上已签署的合作文件渗透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CIDCA)的统筹下,制定科学的实行计划,稳步推进各种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峰会成果。

第二,加强对接能力,推动经济平衡。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的扩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缘政治复杂、基础设施从数量到质量上参差不齐的情况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在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基础上,全面加强能力对接和能力建设,坚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并充分利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佳实践经验,以帮助一些相对落后国家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经济发展潜力,缩小内陆与沿海国家之间的差距,减少区域间的不均衡,将共建“一带一路”真正打造成为更加普惠、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的国际多边增长合作框架。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铸造共同价值观。在推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建设公路桥梁,也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和经验交流,将人民福祉作为最主要的发展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发展。通过这样的交流来增进互信和理解,铸造共同价值观,有利于更加顺利地实现全面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强化各国相互信任友好关系。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投融资可持续。“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国企在投资时应有防范风险的意识。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投资企业要善于利用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重要国际多边平台和双边合作加强宏观风险动态监测。应对境外投资风险,企业则可以通过采取寻求境外战略伙伴的方式联合投资收购,扩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等。此外,还需要重视本届论坛发布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参与各方投融资决策科学性,加强有关国家债务管理能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raw Realistic Painting Together

LIU Shiyi

 

April 25-27, 2019,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mostimportant home diplomacy of China in 2019. During the preparation and holdingof this forum, 283 pragmatic outcomes were achieved. At present, 127 countriesand 29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signed the "the Belt andRoad" cooperation document with China. The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of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confirmed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theconstruction of the "Five Types of Connectivity".On this basis, theSummit has consolidated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tripartite cooperation and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formed by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the Beltand Road", which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buildthe "the Belt and  Road" withhigh quality, provide a powerful engin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and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highly evaluated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