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宇明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2月26日,中国外交部确认,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将于2月27日至3月3日赴美访问。而在2月初国务委员杨洁篪已经对美国进行过访问,如此高频的政治局委员访问在整个中美外交史上也都称得上是值得注意的一笔。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成为近几日媒体学界讨论的高频词。在笔者看来,中美贸易并非处在“战争边缘”,反而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次刘鹤访美对于稳定中美经贸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前奏?
在刘鹤访美前,国内外诸多媒体纷纷对近期频繁的高层官员访美的目的进行猜测,其中最受青睐的预测方向自然是经贸问题。而对此次美国之行的具体主题,大部分媒体则猜测是意图缓解近期因一系列事端而日益紧张的中美贸易关系。特别是当3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计划对进口钢铁和铝材全面课征25%和10%的关税后,国际上许多媒体纷纷猜测,特朗普已经吹响了对华贸易战的号角。
不过事实恐怕并没有如此悲观,或者说,据此认为中美贸易战已然迫在眉睫,是为时过早的。
一方面,这个政策还远远没有形成效力,甚至应当是处在一个完成度非常低的酝酿阶段。且不去说最后是否会成为正式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即使是在未来这一政策得到了正式的法律地位,其内容也极有可能与现在所公布的构思有所区别。
另一方面,这一政策并非是专门针对中国的,以钢铁为例,中国并非美国的第一大钢铁进口来源国。据统计,美国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钢铁,其中中国的出口量大概只能占到2%,在所有对美出口钢铁的国家中这个数字只能排到第11名。在中国前面还有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也就是说,即使特朗普所公布的这一政策构想最终原模原样地得以实行,其主要针对的国家也不会是中国。在中国之前,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会受到比中国更大的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是十分庞大而又错综复杂的,诚然,近年来,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甚至争端的迹象似乎出现了集中爆发。但是就这样简单地认为中美贸易关系中争端已然占据主流,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现有的争端所涉及的贸易额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之所以我们有争端出现集中爆发的感觉,除了近期中美贸易领域的矛盾客观上的确较以前出现得更加频繁的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由于世界媒体近期集中关注中美贸易争端,从而在宣传效果上产生了放大效应。
二、中美贸易进入新阶段
近期中美贸易领域所产生的一些摩擦,并不是贸易战的前奏,相反,这是中美经贸关系即将转入下一个新阶段的信号,它预示着新框架的到来。
现代中美的经贸关系自1979年《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署后,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签署当年,中美贸易总额就达到24.5亿美元,美国也借此一跃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一系列内外原因,包括冷战局势、文革影响和双边政治目标摩擦等原因,中美贸易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慢的水平上,这样的发展态势一直维持到冷战结束,到1991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141亿美元。这一时期,双方对发展双边经贸的大方向虽然态度积极,但具体事项上都非常谨慎,总体是处于经贸关系的试探和磨合时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国也越来越积极地寻求同世界经济接轨。总体而言,除了90年代晚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外,1992年以后的国际局势和中美两国的内部环境基本上确保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利好局势。199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148亿美元,而2001年则达到805亿美元,在21世纪初,与中国的贸易额占到了美国对外贸易额的约4%,这一时期也是新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扭转对美贸易入超局面,转为出超贸易的重要时期。
自2002年开始,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在这个平台中,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小布什政府则在全球反恐战争的需求下,选择淡化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支持与中国大力发展经贸关系;而中国经济自2003年开始也迎来了繁荣期。以上因素共同保证了中美贸易额持续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态势。200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971亿美元;短短3年后,在2005年这个数字膨胀到2116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双边贸易额增加到3337亿美元;201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210亿美元;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5583亿美元,中国也在这一年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家。
中美建立正式经贸关系以来,随着中国国内一波又一波的产业升级浪潮,与美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从经贸关系建立初期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为主发展到如今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中高级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局面,2014年,中国对美出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到了出口商品总额的53%以上,这标志着中美贸易关系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向更高层次转型的进程。
随着这一趋势而来的就是中美两国在经贸问题上的摩擦逐渐变多,关系出现部分紧张。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随着中国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也必然会不断上移,与美国中高端产业产生竞争关系的行业必然会逐渐增多,从而在客观上逐渐挤压美国相似产业的发展甚至生存空间。而中国的产业规模和贸易规模都非常庞大,在贸易竞争中势必会对对方造成体量更小的国家所不会造成的巨大冲击。
不过,虽然这一趋势是正常的,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目前中美经贸关系,处于长期的失衡状态中,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的发展趋势是持续扩大。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占其整体货物贸易逆差的47%左右,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尤其美国大部分高端制造业对华存在限制出口政策,这更限制了美方拓展对华高端产品贸易的空间。而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中国优化本国产业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进程不停止,中美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就会逐渐迎来越来越多的摩擦甚至冲突。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中美当下经贸关系主要挑战的基石。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也正是认定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会使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一步扩大,更严重地威胁到美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便在就职前后多次就中美经贸关系问题进行态度尖锐的发言,并在就职后通过多种渠道释放信号,要求强行压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但是如上文所说,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在宣布贸易战的开始,而是在以一种强势姿态对中国释放信号,要求对中美经贸关系进行“大修”。
三、中美贸易新阶段的中国应对
中美经贸关系走到当下,确实有进行修缮的必要。目前,中美双方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两国都在内政外交领域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转向和再定义。中美经贸关系再用上一个时代的模子硬套也只会对这一关系的未来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当下,重修、改造中美经贸关系以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客观条件是具备必要性的。美国方面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方面当然对此也有认识和准备。这可以解释一年多以来中美两国围绕经贸问题集中爆发的数轮商谈和争议。近期频繁的政治局委员访美也应当是为了有关全新中美经贸关系的各种问题与事务,与美方进行接触并逐步展开协商工作。
目前关于刘鹤主任访美最新的消息来自路透社,称特朗普的主要经济助手与刘鹤主任进行了坦率的会谈。可以认为这一次访问目前为止尚未取得成果,或许是双方条件差距较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协调双方利益。这都是正常的,为中美两国未来经贸关系打造新框架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艰巨工作,必然会有长时间的僵持甚至反复。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最新消息,美方已经同意了近期继续在北京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创造条件,这是美方对中方所抛出的合作方案存在兴趣的证明,既然中美之间存在合作空间和合作兴趣,那么我们就应当对这样的合作的前景抱有积极态度。
当下,虽然猜测具体谈判内容只会得出不成熟的结论,但是中美双方在新一轮经贸谈判中所优先协商的事务应当还是十分明确的,两国有关协调各自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项目可能就是刘鹤此次美国之行,甚至是接下来数次会谈的重点协商事项。因为这些项目具备对双边经贸市场的全局影响力,更是能够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在这些内容基本确定后,围绕更加详细和具体经贸项目的谈判才会继续展开。我们要对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影响力和中美两国决策层的智慧抱有足够的信心,对维系着两大经济体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贸关系的旺盛生命力抱有足够的信心,只要坚持在谈判和交涉的道路上前进,那么结果一定会是光明的。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China—U.S. Trading Tie: Brink of a Total War or the Dawn of a New Era?
QIAN Yuming
On Feb 26, a confirmation was broadcasted from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PRC, it is apparent that Liu He,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Central Politburo, and also the chief economy policy advisor to President Xi as assumed by the public, is launching a visit to the U.S. from Feb 27 to Mar 3. Taking Yang Jiechi's earlier visit into account, China is sending two Politburo Members talking to America in roughly one month. This frequency alone is both significant and impressive among the entire history of China—U.S. relation. This visit is believed by media and intellectuals alike an attempt to save the urgent crisis lingering upon the greatest mutual trading tie on the world from ever happening—which is seemingly particularly eminent in the coming year of 2018. However as the author sees, a “Brink of Trade War” is not what is happening right now between China and USA. Quite reversely, recent incidents are indications of a new, promising era of China—U.S. Trading Tie, and Liu's visit is part of the arduous cause of settling its cornerstones.
上一主题: “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新实践:惠台措施31条
下一主题: “体育外交”开启朝韩关系破冰之旅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