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在行动:现状、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3日 浏览量:6121

肖阳

蓝莓合作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2017年7月24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曼谷同泰国外长敦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澜湄合作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要做接地气的“推土机”,中方希望与泰方及其他湄公河国家一道,继续确保“澜湄合作在行动”。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当前,澜湄合作成为流域内六国重要合作平台和联系纽带,各方积极落实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共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重要标杆。

 

一、澜湄合作的发展现状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探讨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从酝酿构想到现实行动,近两年来,六国在机制建设、合作项目、互联互通建设、人文交流等方面共同努力,为澜湄全面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建设先行引领。作为一种新型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高效的务实行动和紧迫的合作意愿,并将机制建设作为合作发展的重要抓手。2015年11月举行的首次外长会通过了澜湄合作概念文件,确立了合作目标、原则、重点领域、机制框架。2016年3月召开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确定了“3+5”合作框架,进一步强化了澜湄合作机制的执行力和务实性。澜湄合作已形成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机制架构,这将有助于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深入参与合作。

合作项目扎实推进。项目为本是澜湄务实合作的重要特征,在首次外长会议就确定了78个早期收获项目。首次领导人会议上又提出可根据各国国情,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探索合作。在三亚宣言中,有20多项具体的务实合作措施。在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电力、电网、汽车、冶金、建材、配套工业等领域合作也被放在优先位置。同时,这些“早期收获项目联合清单”都经过各国领域部门认真论证,反映了流域内各国民众的迫切需求,有些已经或正在落实,有些正在加紧协商规划,只要条件具备,即刻启动实施,力争早见成效,早日惠民。

互联互通建设加速。互联互通是深化地区合作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有效抓手。当前,湄公河国家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需要。例如,铁路方面,中老铁路已经全线开工建设,中泰铁路一期工程预算已获得泰国政府批准。航道方面,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已启动实施。电力方面,中国参与老挝和缅甸的电网的升级与改造正在进行。在这些互联互通项目,不仅将实现澜湄各国的深度对接,也有助于带动和促进整个中南半岛乃至东盟地区的发展。

人文交流不断加深。流域六国民族相通、习俗相近,随着澜湄合作的逐步深化,各国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也不断加深,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等丰富的内容。2017年1月,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云南14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以五大优先领域为重点面向澜湄六国招生。2011年至2016年,中国已连续5年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2015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东盟10+1中老边境五省医疗卫生服务合作体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培育“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也有利于滋养和促进澜湄合作的健康发展。

 

二、澜湄合作的现实挑战

澜湄合作是流域六国根据共同需求量身定制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澜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澜湄合作机制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受区域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机制问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澜湄合作在推进过程中会面临三大现实挑战。

一是流域现有机制的对接与冲突。澜湄区域目前存有大量的多边合作机制,例如大湄公河次区域机制(GMS)、湄公河委员会(MRC)、湄公河下游之友(FLM)、湄公河流域行动计划(LMI),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中老缅泰“黄金四角”计划,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等等。这些合作机制发挥了不同的功能,满足了多层次的需求和各方利益,但是也造成了“机制拥堵”现象,机制背后的大国利益博弈和竞争冲突将会日益明显。因此,如何与既有合作机制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如何与次区域内外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有效合作等问题将不可避免。

二是域外大国因素的介入和干扰。近年来,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域外大国纷纷介入湄公河区域,采取巨额资金大力投资环境、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了对湄公河地区的介入力度,以此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点。其中,日本的投入力度最为积极,日本在“新东京战略2015”计划中将在三年内向湄公河区域提供7500亿日元(约合61亿美元)政府开发援助。这些多样化的方式意图唆使湄公河国家与中国展开对抗和冲突,不断分化和破坏中国的周边国家关系的稳定态势,给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有媒体称,湄公河这条跨越六国的河流,今后或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生争议的焦点,其火爆程度甚至不亚于南海问题。

三是下湄国家的合作态度及意愿。尽管澜湄六国在合作中地位平等,秉持协商一致、平等互利等原则,但是现实客观的巨大差异性也造成了下湄国家在合作态度和意愿上会出现一定的摇摆。从自然差异来看,作为上游国家的中国拥有绝对的水资源优势,上下游的天然不对称性使得下湄国家视中国为“水霸权”威胁。从经济差异来看,湄公河各国地理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等方面的雷同,彼此的竞争多于合作,这种竞争有余而互补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澜湄合作的最大障碍。从战略差异来看,湄公河国家内部关系并不完全一致且多属于“中间国家”,大多倾向于实行平衡外交以获得实在利益并提升自身地位,对于澜湄合作的参与意愿和战略动向还有待观察。

 

三、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应对策略

自2015年启动以来,澜湄合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进展加速,这既是对习近平主席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也将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针对当前澜湄合作的进展状况,中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进澜湄合作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一、将澜湄合作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试验田。作为一种“高阶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已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可以此作为实践和检验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重要试验田,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国的互联互通,通过加强政治互信、经济共赢、非传统安全合作、生态保护等利益纽带,扩展澜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率先使澜湄合作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典范。

第二、积极提供公共产品拓展合作空间。中国作为澜湄合作中的重要参与者,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机遇主动提供一系列适应当地发展的经济、安全、民生等公共产品,不断提升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相互依存度,发挥中国在澜湄合作中的重要影响力。此外,还要与其他大国超越竞争和分歧,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问题、技术优势转移、打击恐怖主义、跨界水资源合作等敏感议题上与各方开辟解决途径和合作空间。

第三、继续推进和细化合作项目的有效落实。项目驱动是澜湄合作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进动力,现阶段中国要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合作等五个优先方向入手,在既有成熟的机制框架下不断推进和细化各项合作项目的有效落实,尤其是要注重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实现战略互动协调、政府部门沟通、行业技术标准、涉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有效对接,为下一步的务实合作铺平道路。

第四、增强互动交流增进了解互信。面对当前湄公河国家的不信任感和疑虑,中国还需要加强互动交流进一步增信释疑,一方面中国要主动建立从政府、企业、智库、高校到普通民众之间各层次的交往渠道,充分发挥出澜湄国家间人际关系网的联络和畅通功能,另一方面中国还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加大对湄公河国家的援助力度,使其民众更好地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重塑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国际形象。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6级博士生)

 



LMC under Operation:Situation, Challenge and Response

XIAO Yang

 

On July 24, 2017 local time, when jointly meeting the press with Foreign Minister Don Pramudwinai of Thailand in Bangkok,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expressed that the 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LMC) should not be a superb talking shop, but a grounded bulldozer. China hopes to, together with Thailand and other Mekong River countries, continuously ensure the LMC is under operation. Shared River, Shared Future. At present, the LMC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link between the six countries in the basin, the partie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leaders meeting, LMC Speed and LMC Efficiency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benchmark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