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悦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从全局高度为下一阶段金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定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为未来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将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被称为中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自1997年以来,每五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召开五次。出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领导规格高,会议讨论的内容也极为重要。历次参会人员包括中央主要领导、一行三会高层以及地方有关单位领导;会议内容涉及金融改革、金融监管及金融风险防范等重大问题。历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立足金融业发展实际,有序地推进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五年里,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首先,中国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目前已超过英美等发达经济体。其次,金融监管的协调性不断增强。2013年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交叉性金融产品的监管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了沟通。再次,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2017年A股纳入MSCI指数和债券通的启动能够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活力。最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金融形式蓬勃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
然而,尽管取得了此等成绩,我们却仍要认识到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依旧面临严峻的挑战。金融“脱实向虚”的现象需要得到纠正。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钱荒、债灾、楼市动荡反映出的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等金融风险需要及时识别与化解。另外,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及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中国金融监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意味着下一阶段中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二、会议的主要内容
结合当前金融形势,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对各项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会议提出了金融工作要坚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四项重要原则。回归本源要求金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支持并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结构要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应不断优化、完善,促进金融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强化监管体现在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从而不断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市场导向强调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会议明确了金融工作的三项重点任务。第一,服务实体经济。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需要在金融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在推动国有大银行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改善间接融资结构的同时,还应当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第二,防控金融风险。既强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防范与化解,又重视经济去杠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降杠杆。另外,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应有之义。第三,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机构体系的优化、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外部市场约束的加强等内容是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工作重点。
最后,会议指出了做好金融工作还涉及到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和加强党的领导三项内容。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在中央统一规则的指导下,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需要得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以及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也是实现金融监管协调统一、降低监管成本的有效途径。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等工作有望取得新进展。此外,会议强调了党的领导是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正确的保证。这要求今后金融系统中党的建设必须加强,促进党的领导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相结合;同时党领导金融工作的能力需要提高,以建设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队伍。
三、会议产生的影响
会议从全局高度为下一阶段中国金融工作确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会议成果的逐步落实将在增强中国金融业实力、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强化金融监管以增强中国金融业整体实力。在一行三会基础上设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能够统筹金融监管,增强监管协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同时,金融监管工作中综合监管的加强,尤其是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作用的发挥,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分业监管模式下出现的大量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问题,还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另外,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国家金融安全有着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中国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将极大提高,从而促进中国金融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第二,完善金融服务以推动中国实体经济良性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实现资金由“脱实向虚”到“脱虚向实”转变的必然要求。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但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而且有助于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能够促使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民众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国家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将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扩大金融开放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的现实需要。2017年7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再次强调了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工作任务。资本项目开放的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动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深化改革等举措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中国金融竞争力,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还有利于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作者是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The Fifth National Financial Work Conference: Setting the Tone for Future Financial Development
DAI Yue
From July 14th to July 15th, 2017, the Fifth National Financial Work Conference was held in Beijing. The conference made arrangements for the next phrase financial work, pointed out that making the financial sector better serve the real economy, containing financial risks and deepening financial reforms were the themes of future financial work, and established a clear direction for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 of the conference outcomes will play a important role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上一主题: 洞朗对峙:挑战中印关系,考验中国智慧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