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班克斯宣言》:北极治理新坐标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2日 浏览量:8287

欧开飞


无标题

(图片来源:北极理事会官网)

 

2017年5月11日,北极理事会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市召开。北极理事会8个成员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冰岛、瑞典、芬兰)外长就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学合作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在会上签署了《费尔班克斯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以及一份旨在加强各国北极科学研究合作的协议。本次会议标志着美国为期两年的轮值主席国任期结束。《宣言》作为北极理事会的行动指南,将会在推进北极治理的国际合作,促进北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北极环境保护和原住民文化和传统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应顺应新的形势积极有效地参与北极治理。

 

一、《宣言》的主要内容

宣言》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回顾过去两年北极理事会的工作成就

《宣言》对2015-2017年美国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促进北冰洋安全和管理方面,随着《极地规则》等一系列协议生效和实施,相关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二是在改善北极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方面,重申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种方式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强调“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气候弹性和适应变化对北极社区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对北极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呼吁加强气象、海洋学和地面观测等方面合作,建立生态系统方法对北极地区进行管理。

(二)展望未来强化北极理事会职能的努力方向

鉴于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宣言》对北极理事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构想。首先,《宣言》对北极理事会秘书处以及工作组的工作效率表示认可,并鼓励其继续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建议制定一个全面战略规划对北极理事会高官会议工作进行指导;建立新的工作组来加强北极理事会在北冰洋管理、北极地区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力度。其次,《宣言》在承认观察员对北极理事会积极贡献的基础上,又吸纳了七个新的观察员,分别是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海洋环境保护组织、国家地理学会、奥斯陆-巴黎委员会、瑞士、西北欧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同时鼓励国际海事组织参与北冰洋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北极航运的安全与环保,并邀请工商业代表加强与北极经济理事会的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其三,《宣言》鼓励出台有关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状况报告以及北极海洋保护区指标报告,以促进北极地区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倡通过教育、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来影响北极社区发展;建议加强对北极地区气候监测,开展北极环境保护并为北极理事会的环保倡议而继续努力。可以说,《宣言》完善了北极理事会的工作机制,拓展了北极理事会的参与方及参与内容,深化了北极理事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最终树立了新形势下全面治理北极的新坐标。

 

二、《宣言》对北极治理的积极意义

对北极治理而言,《宣言》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大了北极治理国际合作的力度。

《宣言》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裂痕并未阻止其为保护北极而正在进行的国际合作,北极理事会仍是北极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宣言》强调了北极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主张在北极地区继续开展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包括制定一个全面战略规划对北极理事会高官会议工作进行指导;建立新的工作组来加强北极理事会在北冰洋管理、北极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补充和完善北极理事会的工作机制等。这些必将有力地推进北极治理的国际合作朝着更加全面、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第二,拓宽了北极治理参与方及参与内容的广度。

《宣言》明确提出吸纳七个新观察员。其中,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作为负责协调和促进海洋科学考察的国际组织,近年来不断在北冰洋及其邻近海域对海洋环境及其生物资源进行考察和调查,同时也为北极理事会提供科学信息和建议,北极理事会的海洋信息专题数据中心就设立于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同样,海洋环境保护组织在加拿大、欧洲和美国地区的北冰洋海域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和政策专家意见。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实施全球冰冻圈观察系统,为全面和持续的观测冰冻圈提供了一个框架以及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北极理事会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共同努力,能够改善两极的观测和监测,以尽可能地减少环境风险。国家地理学会、奥斯陆-巴黎委员会以及西北欧理事会同样也都高度重视北极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瑞士作为唯一被接纳为新观察员的国家同样在北极科学研究方面(包括冰雪、大气、自然灾害、永久冻土和山地生态系统)有着突出贡献。通过上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加入,明显提升了北极理事会观察员的数量,使北极治理的参与方及其参与内容更具广泛性。

第三,提升了北极治理的法治化程度。

继《北极海空搜救合作协议》和《北极海洋油污预防与反应合作协定》两个约束性协议之后,《宣言》又正式宣布出台第三个具有约束性协议——《加强北极国际科学合作协议》。该协议是在北极理事会主持下谈判达成的、旨在强化北极国家在北极科研合作中义务的协议。它将北极科学研究合作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规定北极国家为研究北极问题的学生和科学家提供教育、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为北极地区相关科研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包括人员、设备和物资进出北极地区,利用北极的基础设施和研究设施,进入研究区域等。这无疑为北极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政策措施

《宣言》是新形势下的北极理事会行动指南,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宣言》的有关内容,中国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工作:

(一)充分利用北极理事会多边舞台,积极参与北极治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将极地纳入“战略新疆域”,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积极参与极地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责任大国”姿态。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尽管中国在具体北极事务决断上不具备投票权,但这仍为其近距离跟踪北极事务动态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国应充分利用北极理事会这一重要多边舞台,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相关议程和议题的设定,预先把握北极事务的整体发展方向,以对有关决策施加必要影响。

(二)继续高度重视北极科学研究,开展北极科研合作。科学考察是中国在北极开展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活动。从《宣言》中不难看出,北极科学合作不仅是过去北极理事会合作的重点,未来仍将是北极理事会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应当继续高度重视北极科学研究工作,并将与北极国家开展科学合作作为参与北极事务的重点,包括积极参与到北极理事会框架内的“预防北极海域油污框架合作计划”、“泛北极海洋保护区网络框架”、“应对黑碳和甲烷行动框架”、“极地生物多样性监控计划”等行动计划中去,在加强北极科学研究合作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重视北极环境保护,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鉴于北极地区的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可以通过加大对北极地区投资,推动北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而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可以在北极地区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尤其是通信基础设施)、与原住民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推广中国已较为成熟清洁能源技术等方式,推动北极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教育工作,为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创新中芬北极合作新模式,有效参与北极治理。今年4月,中芬两国宣布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并强调加强北极事务合作。目前,芬兰已经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创新中芬北极合作新模式,共同维护北极地区稳定,促进北极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积极配合芬兰发布的、旨在保持稳定和继续加强北极合作的工作计划,甚至提出中国有关北极事务的倡议,通过芬兰将“中国声音”引入理事会的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性方案,达成合作倡议,以更有效地参与北极治理。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生)

 



Фэрбанкск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Новая координата Арк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уКайфэй

 

11 мая 2017 года десятаяминистерская сессия Арктического советапрошла в Фэрбанксе (Аляска.США). Министры восьми арктическ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Соединённые Штаты, Россия,Канада, Норвегия, Королевство Дания, Исландия, Швеция, Финляндия) обсудили вопросы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охраны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 и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в Арктике, подписали Фэрбанкскую декларацию(далее сокращенно<Декларация >),а также подписали соглашение об укреплен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арктические науч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Декларация является руководством для Арктического Совета, и будет играть важную роль в реализаци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Арктики, природоохранн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ю, повышению качества жизни, поддержки культуры и традиций коренных народов. Китай в качестве государств-наблюдателей Арктического Совета,должен активно и эффективно участвовать в Арктиче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в новую ситуацию.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