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未来外交政策的三个连续,三个转变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浏览量:3682

张含睿译评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69日,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印度人民党执政十年以来首次未能获得多数席位,将组建联合政府。印度智库梵门阁创始人兼执行主任曼吉特·克里帕拉尼(Manjeet Kripalani)认为,这一转变虽然对印度的国内政治和政策构成影响,但在外交政策方面,印度政府将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的目标是让印度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领先”大国,这与印人党将印度打造为“世界之友”和谋求“印度优先”的目标相一致。

 

作者指出,自2019 年以来,苏杰生在印度国内外形象塑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26月,他在布拉迪斯拉发论坛上提出,欧洲必须摆脱“欧洲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但世界的问题不是欧洲的问题”的思维定势。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印度国内和全球南方国家乃至在欧洲引起了共鸣,2023年,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肯定了苏杰生的观点。作者认为尽管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中立和非侵略性大国”,印度数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天然善意,为其在过去五年里带来了便利。然而,未来五年,基于8.2%GDP增长预期、加入全球贸易体系以及数字改革的推进,印度需要一种差异化的叙事。因此,未来印度外交政策将会有“三个连续”和“三个转变”。

 

何为“三个连续”?一是继续保持南亚地区的“邻里优先”政策。69日,印度新政府就职典礼举行,孟加拉、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邻国,以及印度洋伙伴毛里求斯和塞舌尔领导人均出席就职典礼。除巴基斯坦外,所有南亚国家都受邀出席,体现出南亚次大陆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地缘政治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二是谋求“全球南方领导权”。印度在2023年担任G20主席国期间热议“全球南方”并吸纳了非洲联盟为正式成员。同年11月,莫迪总理为“全球-南方卓越中心”(Dakshin)揭幕,该机构将作为研究成员国发展解决方案和国家能力建设的知识共享平台。三是推进大国关系建设。印度一直努力与大国尤其是美国建立关系。对印度来说,大国外交的吸引力主要在于经济和战略,尤其是在技术和防务方面的伙伴关系。印度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持续开展2+2”部长级对话。印度与大国间的多边组织数量前所未有,包括二十国集团、四方安全对话、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I2U2和印太经济框架。印度维持了与俄罗斯的长期友谊,保持了政治联系、石油和国防进口。尽管印中第21轮军长级会谈无果,但印度仍未与中国开战。印度与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五个G7国家关系密切,自2019年以来,印度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一起成为G7峰会的永久受邀国。

 

何为“三个转变”?一是将全球外交的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过去五年来,印度向投资者做出了许多承诺,其中最大的承诺就是印度可以成为中国之外值得信赖的替代方案。印度将加大力度实施和加强“印度制造”计划,扩大并专业化供应链及相关基础设施,鼓励印度企业增加对制造业的投资。在商工部长戈亚尔继续担任原职的情况下,印度将谨慎而自信地签署更多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同时,像莫迪一样,印度大使现在也变成了“推销员”,主要工作目标是引资回国。二是与中等强国合作。过去五年,大国博弈造成的不稳定将全球体系推向了边缘,中等强国的声音日益凸显。这些国家在经济、地区安全和军事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中许多国家都拥有超乎自身的影响力,例如澳大利亚、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新加坡和德国。此外还有一些和印度类似的新兴中等强国,拥有大量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如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将加强与既有和新兴中等强国的接触。三是与各方加强联系。作者称印度一直坚持不结盟,历届政府都努力专注于扶贫和发展,保持中立立场。近来,印度一直受到各方的热情追捧也希望与各方建立联系。6月,莫迪总理第三任期内的首次出访是作为G7峰会嘉宾到访意大利并将于7月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更为重要的是10月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金砖国家被视为G7和西方秩序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这些议程安排再次表明印度是新旧多个组织的重要参与者,反映了该国的立场,即“不是反西方,而是非西方”。印度寻求为所有人提供更公平的待遇,谋求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由实用主义而非政治准则驱动下公正的全球治理理念。

 

最后,作者强调,作为全球转型的核心所在,印度立足于当前的位置,有助于保持世界的稳定。

 

审校:杨鑫钰 编辑:杨倩)

 

原文于613日发表于梵门阁官网

https://www.gatewayhouse.in/three-continuities-three-shifts/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