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新中东政策初具雏形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浏览量:2466

张海龙译评

 10月24日,印度驻联合国副代表拉文德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冲突发表讲话。

(图片来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莫迪政府的中东政策通常被认为既是成功的,也是令人困惑的。一方面,印人党政府有强烈的印度教右翼民族主义倾向;而另一方面,印度却又持续向波斯湾地区特别是阿拉伯国家拓展外交影响力,并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在巴以冲突爆发这一背景下,莫迪政府如何平衡其新、旧中东政策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里,中东政策是指印度日益转向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架构,中东政策则是指印度坚持不结盟的外交传统,维持与传统伙伴国的关系。对此,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卡比尔·塔内贾(Kabir Taneja)认为,印度的新中东政策正在成型,即从不结盟逐渐转向以美国为主导的中东安全架构,但同时也保持与传统伙伴国的关系。塔内贾认为,印度加入“I2U2”集团与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就是这一转变的证据。


首先,塔内贾简要梳理了印度的中东政策。一方面,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是巴勒斯坦独立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也是第一个给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完全外交地位的非阿拉伯国家。上个月,莫迪对哈马斯的恐怖主义表示谴责。而就在几周后,伊斯兰大会党的青年组织团结青年运动就在印度喀拉拉邦组织了一场支持巴勒斯坦的大规模集会。哈马斯领袖哈立德·马沙尔通过视频方式参加此次集会并发表演讲。另一方面,印度在90年代开启经济自由化改革后与以色列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并不断深化防务和经济合作关系。因此,当前的印度不得不在中东地区的三股势力,即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伊朗之间保持平衡。三者对印度利益均意义重大:阿拉伯世界拥有超700万名印度劳工,以色列是印度的重要技术和防务伙伴,而伊朗的战略地位则对印度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利益极其重要。塔内贾认为,在全球秩序日益分裂,大国竞争加剧,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2023年印度的中东政策愈发务实。


其次,塔内贾指出了莫迪政府日益深入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主要目的。第一,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印度希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而中东地区正是绝佳的选择。当前,印度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正在不断扩大,并不断卷入中东的地区分歧。这不仅是印度外交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的结果,莫迪本人的积极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以来,莫迪已经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伊朗总统莱希等6位中东地区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以表明印度的立场并试图在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反恐目标和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之间保持平衡。第二,为在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上取得优势地位,印度持续深化与中东国家关系以不断对冲并削弱巴基斯坦在中东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中的地位。2019年,时任印度外长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成为1969年以来首位受邀在该组织发表演讲的印度部长级官员,斯瓦拉杰演讲期间,巴基斯坦代表离席抗议。第三,为扩展印美关系,两国在“I2U2”集团和IMEC等机制下在中东地区展开经济、防务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多边合作项目一方面证明了尽管印美在宗教自由等议题方面存在分歧,但两国在地缘经济目标方面存在战略趋同;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印度的外交政策正从风险回避型转变为轻微的风险偏好型。第四是促进国防技术多元化,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传统上印度国防依赖于俄罗斯进口武器,当前的印度正通过在中东等地区与美国进行合作使得其国防和技术采购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日益增加。


同时,塔内贾也指出,印美加强在中东的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印度为呼应伊核协议曾不惜停止自伊朗进口石油,而特朗普政府却在2018年宣布退出该协议,严重打击印度对美信任。此外,印度坚持其战略自主权和不结盟政策并自诩为全球南方领袖,这与美国所希望印度作为其合作伙伴在中东扮演的战略角色并不一致。


最后,塔内贾认为,印度中东政策的重点已不再局限于能源和移民问题,而是谋求成为该地区实现持续增长的合作伙伴,并吸引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他总结到,莫迪政府在其新中东政策下正深度参与美国主导的各项机制,这对于印度这样一个迫切需要全球投资以实现其经济目标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大胆且值得肯定的转变。同时,上述举措也有益于中东地区实现能源市场的多元化,以抵消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等关键大宗商品上的影响力。

(审校:祝嘉聪  编辑:段染)


原文于1117日发布于《外交政策》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3/11/17/india-modi-israel-netanyahu-uae-saudi-middle-east-strategy-takes-shape/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