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航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美关系已经处于十字路口。2019年7月3日,百名美国知名学者联名签署的一封名为《把中国当作敌人将适得其反》的公开信发表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封公开信是美国国内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针对中美关系发出的相对理性的声音,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公开信的出台背景和基本内容
中美关系自从两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以来就一直在摩擦和曲折中前进和发展。尽管受历史问题以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美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歧见,但总体来说,两国关系始终趋于友好和合作。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特朗普政府改变了过去40多年美国一贯保持的对华“接触+防范”,以接触为主的策略,而将中国定位成“对手”,甚至是“敌人”。以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总统下令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开始出现重大松动为标志,中美关系进入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糟糕的状态。中美关系处在非常重要的节点,十字路口的一头通向“新冷战”。如果中美关系中的所有问题都被战略化、政治化,那么中美关系或恐滑向新冷战。中美之间能否建立避免陷于“修昔底德陷阱”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9年7月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把中国当作敌人将适得其反》的公开信。公开信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前美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A. Thornton)和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等执笔,另有95位美国学术界、外交界、军界及商界专家联合署名。这些学者们一致表示:不赞同目前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敌人的做法。
公开信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一,与中国的持续交恶会损害中国利益,同样也会伤害美国以及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二,对美国而言,中国并不是一个强大威胁;第三,贸易战同样会极大地伤害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长时期贸易战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美国会被世界孤立,而不是中国;第四,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担心被过分夸大了,美国需要做的是建立一个更加开明的社会,与自身盟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也不能将中国视作经济与政治上的敌人;第五,炫耀军事实力无助于解决中美关系;第六,需要让中国积极参与到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之中,让中国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第七,美国必须与其他盟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建立起一个以支持经济和安全为目标的联盟关系,同时也不能阻止中国进入世界舞台。[1]
二、中美社会对于公开信的反应
公开信向特朗普总统和美国国会喊话,表达了对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的忧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在部分美国学者以及精英阶层人士的眼中,美国政府需要重新制定对待中国的政策和面对中国的态度。尽管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没有对公开信内容发表任何评论,但公开信已经受到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转载。
作为公开信主笔之一的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史文(Michael D. Swaine)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联署“中国非敌”者远不止百人。美国著名政治作家道格(Bandow Doug)7月4日在《American Conservativ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Blame America Too for Our Ruptured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的重要评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道格非常赞同公开信的观点,指出中美之间存在政治、经济体制和观念的差异,但尽管如此,美国领导者需要保持更加冷静的头脑和态度来决定对中国的政策。在道格看来,中国的强大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美国需要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增加与中国的沟通与贸易往来。文章特别指出,中美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整个世界的走向。7月11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 (Stephen A. Orlins)接受了彭博新闻社的采访。欧伦斯表示,公开信的发表在美国社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自从7月3号发表公开信以来又有50名知名政治家、学者以及商界精英参与了公开信的签署,表达对公开信内容的支持。而且在公开信发表以后美国国内出现了更多是否应该将中国视作潜在敌人,是否应该重新选择正确对待中国的态度的理性讨论。[2]
公开信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较大反响。7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表示,对信中理性、客观的声音和观点表示肯定,中方对“中美关系抱有信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外交室主任杨文静在接受大国策智库采访时表示,公开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过中美贸易战的一轮僵持博弈、双方重启谈判的背景下,美国强硬派的攻势有所式微,接触派的力量正在增大。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研究中心原主任姚云竹9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纵观百人名单,尽管都不在政府内,但他们既有民主党也有共和党,学界和智库各占一半,在政府中任过职的和学者几乎各占一半,因此公开信所表明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
三、对公开信的理性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在大阪G20习特会之后、中美即将重启贸易谈判这一特定时间节点,美国百名学者发表联名信“释放善意”的举动?这是否意味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和作法会有所调整?对此,笔者提出五点看法。
首先,百名美国学者的公开信是华盛顿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导致中美关系螺旋式下降以来,美国建制派代表们发出的反对现行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最强大声音。公开信表明美国国内对发展中美关系存在理性的声音,特朗普政府把美国政策调整为以中国为敌并没有得到美国各方面的支持。据美国知名的舆论[4]趋势调查统计分析组织Polling Report的数据统计,多数美国人民对于特朗普总统的对华贸易策略并不赞同。51%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总统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会让美国经济恶化。[5]
其次,美国是政治多元的社会,联署公开信的百人,虽然在美国政商学界有着顶级影响力,但他们的呼声未必能在当下对特朗普政府及美国国会产生实际影响。谈及这封公开信的影响,姚云竹也认为,公开信的发起者和联署者都不是政府内部的,不会对本届政府有什么影响。史文在发布会上也坦言,他并不清楚这封信能有多大的影响。所以对这封公开信的实际意义我们无须抱太多幻想。
第三,从公开信的内容来看,联署者们对中国依然是持有偏见的。在对华核心政策和价值取向方面,他们与特朗普政府并无本质差别。他们所支持和维护的依然是美国霸权。他们只是反对在对华问题上蛮干,反对把中国定义为敌人,主张平衡中美的竞争与合作,主张对华接触政策,联合盟友与伙伴威慑中国,并坚持多边主义政策来约束中国的激进政策。对美国社会的这种现实主义理性,我们同样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四,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中美冲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常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结构性对抗以及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对于一个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快速跃升的大国,美国对中国的崛起会始终存在根本性质疑,也一定会保持警惕和敌意。美国副总统彭斯的讲话和蓬佩奥在布鲁塞尔演讲都清晰表明,未来中美之间“竞争”甚至是“较量”也许会越来越激烈。为此我们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五,在当期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中美冲突,贸易摩擦无可避免,我们应尽量避其锋芒、积极应对。我们要继续积极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扩大开放,允许汇率升值。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贸易协议,开拓其他国际市场,特别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兴市场的贸易。通过更加积极的改革开放和融入国际体系,高质量发展,在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也许当我们自身发展真正走强的时候,才会迎来一个真正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总的来说,对于目前的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而言,多数美国民众并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处理策略并且认为贸易战对美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这封公开信的发表意味着美国的精英阶层更希望的是能以更加温和和理智的外交策略来处理与华关系。就中国而言,在未来会与美国有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竞争与碰撞。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加强自身的实力,只有自身有着足够的实力的情况下,才会有与美国建立稳定关系的机会。
(作者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历史专业大四学生、2019年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夏令营学员)
参考文献
[1] Taylor Fravel, Stapleton Roy, and Swaine, Michael, China is not an enemy, Washington Post, 2019.
[2] 致特朗普“百人信”发起者史文:还有人想签名,本希望更早发, 澎湃新闻.2019-07-11
[3] 致特朗普“百人信”发起者史文:还有人想签名,本希望更早发, 澎湃新闻.2019-07-11
[4] Polling Report, China, https://www.pollingreport.com/china.htm
[5] Polling Report, China, https://www.pollingreport.com/china.htm
刘阳.外交部回应美各界人士致特朗普公开信:我们对中美关系抱有信心[EB/OL].新华网,2019-7-4.
致特朗普“百人信”发起者史文:还有人想签名,本希望更早发, 澎湃新闻.2019-07-11
Bandow,Doug.“Blame America Too for Our Ruptured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Polling Report, China, https://www.pollingreport.com/china.htmd-relations-with-the-chinese/. 2019.
Taylor Fravel, Stapleton Roy, and Swaine, Michael…, “China is not an Enemy”,Washington Post, 2019.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https://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blame-america-too-for-our-rupture
Will the Open Letter “China is not an Enemy” Makes change to the Sino- U. S Relation?
Xinhang Li
With the raising power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has already became an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topic in these days. After president Trump came to power, he execute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gainst China. Trade War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word in both China and America. This trade conflict triggered worldwide concerns. However, in July 3rd, 2019, over one hundred American scholars jointly signed the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 Trump. They tried to stop the moderate the deterior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u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ino-U. S relation based on this open letter.
上一主题: 赤道原则4.0:探索可持续金融的新方案
下一主题: 范斯聪:韩国缘何大量进口美国天然气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