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霖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在北极政策方面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中国是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主张。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立场、政策、原则、目标,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引。中国积极参与北极事务也将促进北极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北极政策的目标定位
白皮书明确了中国北极政策的目标和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原则,指导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北极活动和北极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阐明中国北极政策目标。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认识北极就是要提高北极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为增强人类保护、利用和治理北极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北极就是要保护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尊重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以及土著人的历史传统;利用北极就是要不断提高北极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促进北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参与治理北极就是要依据规则、通过机制对北极事务和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外,中国坚持依据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气候变化、环境等领域的国际条约以及现有国际法框架,维护公正、合理、有序的北极治理体系。对内,中国坚持依法规范和管理国内北极事务和活动,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国际合作。
第二,申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原则。中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尊重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基础。各国都应尊重北极国家在北极享有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北极土著人的传统和文化,也包括尊重北极域外国家依法在北极开展活动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国际社会在北极的整体利益;合作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球、区域、多边和双边等多层次的合作形式,推动北极域内外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国家实体等众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在气候变化、科研、环保、航道、资源、人文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共赢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价值追求。实现北极国家、域外国家和非国家实体的普惠,并顾及北极居民和土著人群体的利益,而且要实现北极各领域活动的协调发展,确保北极的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相统一;可持续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根本目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实现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平衡兼顾,实现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代际公平。
第三,明确中国是北极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1925年,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正式开启参与北极事务的进程。此后,中国关于北极的探索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增加,合作不断深化。北极的气候变化、环境、科研、航道利用、资源勘探与开发、安全、国际治理等问题,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密不可分。中国在北冰洋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和特定区域享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所规定的相关自由或权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共同维护北极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使命。中国在北极与北极国家利益相融合,与世界各国休戚与共。
二、中国北极政策的主干内容
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坚持科研先导,强调保护环境、主张合理利用、倡导依法治理和国际合作,并致力于维护和平、安全、稳定的北极秩序。
第一,不断深化对北极的探索和认知。探索和认知北极是中国北极活动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领域。中国主张通过合作依法在北极国家管辖区域内开展北极科考活动,坚持各国在北冰洋公海享有科研自由;中国支持和鼓励北极科研活动,努力提高北极科研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北极科研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国际北极环境监测网络;中国鼓励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极地技术装备,积极参与北极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坚持依据国际法保护北极自然环境,积极参与应对北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重视北极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在北极物种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评估北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促进应对北极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第三,依法合理利用北极资源。中国主张有关国家应依据国际法妥善解决北极航道有关争议,愿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尊重北极国家和北极地区居民的利益和关切,在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参与北极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国主张各国依法享有在北冰洋公海从事渔业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活动的权利,同时承担养护渔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系统的义务。中国主张不断完善北极旅游安全、保险保障和救援保障体系。
第四,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和国际合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关于北极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全球层面,中国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相关领域的规则制定。在区域层面,中国信守申请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时所作各项承诺,全力支持北极理事会工作。在多边和双边层面,中国主张在北极国家与域外国家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北极治理和国际合作。
第五,促进北极和平与稳定。中国主张和平利用北极,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北极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支持有关各方依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支持有关各方维护北极安全稳定的努力。
三、 中国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的意义
中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涉北极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方面,明确参与北极治理的中国立场与主张。明确自身定位,有利于中国科学参与北极事务。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不是北极事务最初直接参与方,而是后来者。在参与北极事务时,要尊重北极国家在北极事务中的主要地位,尊重北极原住民的权利,以参与方、贡献者的姿态参与北极事务。因此,中国参与北极事务需要以经济、科技为先导,避免或减少对北极环境的破坏;阐明中国北极政策、立场、原则与目标,推动中国北极合作。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在内的部分北极国家,一直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保持警觉。中国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清晰地阐明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立场、政策、原则、目标,有利于消除北极大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担忧,减轻对中国北极国际合作的战略疑虑。
另一方面,推进北极治理体系演进及治理机制优化。推进北极治理进程的演进。白皮书的发布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当前,北极相关规章制度尚在完善过程中。中国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可以更深度地参与北极治理,为北极治理的演进贡献中国力量和大国智慧;促进北极治理机制的优化。当前北极治理机制呈现出区域化和碎片化的特点,在重大问题上面临治理功能丧失的风险。“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创新。中国致力于同各国一道,在北极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将顾及他国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促进北极治理机制的完善和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
New Benchmarks for Arctic Governance: the First White Paper on China's Arctic Policy
YANG Songlin
In January 26, 2018,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published the white paper on China's Arctic policy, which is the first white paper issu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Arctic policy. China is an important stakeholder in the Arctic affairs, and the white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China's policy objectives, basic principles and main policies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Arctic affairs. The full text of the white paper is about 9000 wor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preface and the concluding language, including four parts. The white paper sets out the position, policy,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Arctic affairs,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strategic guidance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Arctic affairs. China'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Arctic affairs will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Arctic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上一主题: 汇丰被罚的始末、法律依据及启示
下一主题: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北极治理的中国定位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