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揭晓,离欧洲银行业危机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7日 浏览量:7387

2016-8-7

李瑞芳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7月29号,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 Authority, EBA)、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公布了区域内51家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意大利西雅那银行表现最差。而近期被IMF称作“系统性风险的最大净贡献者”----德意志银行也处于表现最差的12个银行之列。最近一周,各方均对此高度关注并纷纷发表看法,而市场是否认可测试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所谓压力测试(Stress-Testing),是一种以定量分析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2016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2016 EU-wide stress test,以下简称“本次测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所进行的第三次压力测试,主要是对欧洲银行业健康状况及抵御风险能力的一次摸底测验。归纳起来,本次测试具有以下特点和效果:

 

一、测试由欧洲金融监管机构合作执行

本次测试是由欧洲银行管理局(EBA)主导和协调,欧洲央行(ECB)、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欧盟委员会(EC)及各主管当局(CA)合作执行的。测试过程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设定一致的方法、情景和关键假设,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全面性、一致性和可比较性。

作为重要的欧盟金融监管机构,欧洲银行管理局的责任在于确保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转和欧盟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有权监管和评估市场发展的趋势、潜在风险及微观审慎层面上脆弱性,其中最重要的监管工具就是压力测试。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负责设定恶化情景和基线情景,各主管当局则负责评估银行提交数据、情景和假定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并采取适合的监管行动将压力测试结果注入到2016年监管检查和评估议程中(SREP)。SREP要求主管当局根据测试的结果评估测试银行在压力情景下是否满足最低及附加资本要求。如果主管当局发现银行的资本不能满足测试情景下的自有资本要求,则可以运用资本指导来引起监管对象的重视。而这种资本指导严格于法定资本要求和复合缓冲要求。虽然资本指导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法定资本要求,但主管当局仍期望银行考虑将资本指导要求纳入到危机管理框架中。

 

二、测试重点关注系统性重要银行

次贷危机中,系统重要性银行被人们俗称为“大而不倒”机构。由于其规模、复杂性与系统关联度,它们的无序破产将会对金融体系与整个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便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变革。本次测试的重点在于关注区域内51家银行,资产规模均在300亿欧元以上。根据EBA预测,这些银行覆盖了约70%的欧洲银行总资产。与2014年有124家银行接受评估相比,本次测试银行数量减少了一半。其中37家银行来自于单一监管机制(SSM)下的欧元区国家,另外14家银行分别来自于丹麦、匈牙利、挪威、波兰、瑞典和英国。

被测试银行将会在恶化情景和基线情景两种模拟情景下接受检测,主要衡量其最低资本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率,数据覆盖2015年底至2018年这一期间。设定的情景包括:未来三年欧盟经济产出较基线水平低7.1%,利息收入下降20%。假定情景中只考虑当前处于低位的全球债券收益率骤然上升、银行盈利增长低、公债与私人部门债务普涨、影子银行系统吃紧这四大系统性风险,但没有考虑负利率、英国脱欧(Brexit)的负面影响。EBA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此次测试的特点在于其压力情景普遍更恶劣且具有前瞻性,强调将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非包含每个可能发生的事件。

测试中主要覆盖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偿债风险,融资风险和运营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欧盟首次在测试中纳入了诸如罚款、和解等行为风险在实践中对资本的影响。此外,这些银行都是由欧洲央行直接监管,有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如附加资本要求、更多信息披露。

 

三、测试旨在对欧洲银行业健康状况进行“诊断”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被测银行在商品及不动产价格下跌、经济萎靡、债市不振等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形下的脆弱性、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和应对一次为期三年的理论经济冲击的能力。简而言之,本次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测欧洲银行能否应对欧元区经济进一步恶化。因此,本次测试结果将直指欧洲银行业的漏洞所在。与2014年压力测试不同,今年的测试结果将不会直接给出通过/不通过的标记,也不会设置明确的要求报酬率和资金分割门槛,而是通过对银行提出更严苛的普通股一级资本(CET1)比率要求,来考察在假设的恶劣经济环境下这些银行能否有足够的资本消化不良贷款,再由监管机构判断被测银行是否需要以募资等方式增强财力,然后分析压力测试的结果,衡量银行的健康状况,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以提振银行业给欧元区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也让欧盟成员国监管部门对于衡量和充实银行金融韧性有一个通用基础。

 

四、测试结果为意大利银行救助带来机会

本次测试中意大利有5家银行被审查,其中包括风险缠身的意大利第三大银行--西雅那银行。西雅那银行没有通过2014年的风险测试,今年再次被检查。测试结果不出所料,其在51家银行中表现最差。其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至-2.44%,这与金融市场方面把5.5%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作为“通过”的基本前提相差甚远。尽管在测试结果公布的前11个小时,西雅那银行收到瑞银(UBS)的救助方案,决定将不良贷款分割成独立的实体并筹集50亿欧元(合56亿美元)的新资本。这是个利好消息,但这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当下,意大利政治局面悬而未决,10月份又将举行宪法改革的全民公投。在政府纾困规定趋严及欧盟银行业新规《银行复苏与清算指引(BRRD)》的约束下,伦齐政府如何让危机深重的意大利银行业脱离困境将直接影响其选民支持率。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形,也恰好证明了意大利政府确有必要对银行业实施必要的救援和支持。所以,为了避免压力测试结果对意大利金融系统带来严重冲击,欧洲委员会与意大利政府达成一致,认定目前是英国脱欧后的“非常情况”,同意意大利政府采取间接的方式救助,以避免引发意大利金融业系统性的危机。

综上所述,尽管本次测试结果显示欧洲银行业状况整体良好,银行业弹性也得到改善,但这并不表示欧洲银行业可以高枕无忧。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全球货币宽松大潮再度来袭,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8月2日欧洲银行股大跌似乎也预示着测试结果加剧了金融市场对于欧洲银行业坏账风险的担忧。另外,在全球负利率政策风向未定、英国脱欧冲击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风雨飘摇的欧洲银行业是否能抵御负利率和英国脱欧的持续冲击。因此,银行业危机已然成为欧洲必须面对的现实。

 

(作者是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2014级硕士生李瑞芳)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