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睿译评
(图片来源:ORF)
印度东北部由八个邦组成,与五个邻国接壤,其地缘战略地位在印度重新推行“邻国优先”政策及2014年推出“东进政策”后得到显著提升。该地区不仅是印度其他地区与东南亚之间的陆桥,也靠近孟加拉国的腹地,以及尼泊尔和不丹进入孟加拉湾的必经之路。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索希尼·博斯、斯里帕纳·班纳吉和高级研究员乔杜里指出,过去十年,该地区逐渐成为了实现印度外交政策愿景的前沿阵地,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作者介绍了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和平进程。长期以来,印度东北部地区饱受政治动荡和种族暴力的困扰,没有在发展上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各叛乱组织与印度政府签署的和平协议为该地区带来了稳定,使得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潜力得以通过经济发展计划得到发挥。这些计划主要聚焦于建设连通性基础设施,因为这类基础设施是改善交通运输的基石,也是发展双边合作其他领域(如贸易和能源)的基础。然而,如今东北部地区、孟加拉国和缅甸境内的动乱再起,导致多个双边连通性项目陷入停滞。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重新审视这些计划的可行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作者分析了印度与孟加拉国在推进互联互通项目时面临的挑战。孟加拉国与印度东北部四个邦接壤,为这一内陆地区提供了比印度其他地区更好的陆地连通性,以及通往孟加拉湾的海上通道,扩大了其发展海外贸易的机会。过去15年间,印度政府与孟加拉国人民联盟政府开展了多个连通项目,被视为双边关系中的“黄金篇章”。印度已成为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发展伙伴,发展投资达80亿美元。然而,2024年8月孟加拉国的政权更迭、前总理哈西娜逃往印度以及首席顾问尤努斯领导的临时政府成立,极大地影响了双边关系。两国关系紧张,孟加拉国国内反印言论和哈西娜的引渡困境加剧了紧张局势,使得连通项目悬而未决。前总理哈西娜曾允许印度更多地使用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和勐拉港,以便利其海上出口。但在政权更迭后,印度东北部与孟加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有所减少,边境关闭、海关清关问题以及安全监管的加强阻碍了两国之间的货物顺畅流通。此外,多条铁路服务和巴士服务暂停运营,使得两国人员往来也受到影响。同时,政权更迭前发表的最后一份印孟联合声明中的提议也处于搁置状态,包括提前实施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BBIN)机动车协议以及实施从印度格德(Gede)到孟加拉达尔沙纳(Darshana)的货运列车服务等。除了物理连通性之外,数字连通性合作计划也处于搁置状态。
再次,作者总结了缅甸的“困境”及其对连通项目的影响。作者认为缅甸若开邦的局势对印度与缅甸的互联互通项目构成了严峻挑战。若开军已控制了若开邦大部分地区,并占据了与孟加拉国和钦邦边境的百力瓦,这些地区对于卡拉丹多式联运过境运输项目(KMMTTP)至关重要。印度与缅甸的连通项目是“东进政策”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等更广泛区域和次区域举措不可或缺的部分。实兑港是KMMTTP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不稳定局势持续存在,其运营稳定性面临挑战。缅甸政府拒绝中国提出的停火协议,冲突可能旷日持久,威胁到当地供应链和物流。此外,百力瓦-佐林普伊高速公路作为KMMTTP的重要道路,也因法律和后勤问题以及安全威胁而仍未完工。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印度仍致力于推动该项目的实施,并与相关方保持接触以降低风险和保障项目安全。印度-缅甸-泰国三边公路项目(IMT-TH)旨在通过缅甸将印度东北部与泰国连接起来,对区域连通性、贸易和社会经济一体化同样重要。然而,该公路也因缅甸局势不稳、曼尼普尔邦种族关系紧张以及基础设施挑战而面临延误。
最后,作者强调印度东北部对于其“邻里优先”和“东进”政策仍然至关重要。然而,孟加拉国和缅甸持续的不稳定局势继续扰乱印度的连通项目。难民不断涌入、叛乱活动和跨境走私引发了安全问题,导致贸易面临中断,基础设施投资前景叵测。缅甸的不稳定局势不仅限制了贸易,还推迟了关键的边境公路和铁路项目,削弱了区域一体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印度必须加强边境管理,加强外交努力,发展弹性基础设施。确保这些连通性举措的稳定和安全对于维持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推进印度的“邻里优先”和“东进”政策目标至关重要。未来,印度需要继续与相关国家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区域连通性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审校:杨鑫钰 编辑:杨倩)
原文于2月22日发布于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上一主题: 印度恰蒂斯加尔邦的反“毛派”行动:主要成果和启示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