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染译评
(图片来源:VOA)
1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孟买出席了三艘印度海军军舰的入役仪式,这些新入役的军舰分别是“苏拉特”(Surat)号驱逐舰、“尼尔吉里”(Nilgiri)号护卫舰和 和“瓦格希尔”(Vaghshure)号潜艇。这些舰只的入役标志着印度海军在印太地区海上行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此,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萨阳坦·哈尔达(Sayantan Haldar)撰文指出,新舰入役对于印太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上安全已成为印度在印度洋和印太地区政策中的关键事项。印度希望建设在印度洋地区发挥领导作用的海军力量,以及成为印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关键设计师”。印度不断增强海军实力,也体现了印度对新兴海上挑战的应对举措。
首先,哈尔达分析了印度海军新舰入役的地缘政治背景。哈尔达认为,印太地区的安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尽管印度及其志同道合的伙伴继续倡导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但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和“胁迫战术”对“基于规则的秩序”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哈尔达认为,增强印度海军力量已成为应对以上挑战、实现印度战略目标的一个优先事项。第一,海上军事资产的不断增加将显著提高印度在该地区确保本国利益的能力。第二,海军资产的增加还有助于表明印度对保护“基于规则的秩序”的一贯态度和严肃承诺。在印度洋地区,印度寻求将自己定位为“主要安全行为体”,并通常将自己标榜为该地区的“第一反应者”和“首选安全伙伴”。在印太地区的安全架构中,印度一直试图把关注重点放在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上。因此,这三艘战舰的入役表明,印度政府致力于提高其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军实力,以应对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变化。
其次,哈尔达指出,这三艘新舰的入役也体现了印度推进国防生产本土化的努力。印度正在成为一个“自力更生的大国”,并一直把国防本土化视为政府的优先工作事项。鉴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演化趋势,国防本土化对印度尤为重要。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展,对传统国防供应商的过度依赖将成为印度的重大战略缺陷。此外,印度把政策重点放在提振印度国防产业上,也对印度国内经济的发展有刺激作用。最近入役的三艘海军军舰75%的研发、生产工作是在印度国内完成的,展现了印度国防产业的巨大飞跃。
再次,哈尔达认为,三艘新舰入役也代表着印度海军实力的全面提升。哈尔达指出,“苏拉特”号驱逐舰被视为印度海军四艘“维萨卡帕特南”级驱逐舰中的佼佼者。该舰长164米,排水量为7400吨,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和传感器,包括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和鱼雷。与其他“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相比,“苏拉特”号是印度首艘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逐舰,展示了印度军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尼尔吉里”号护卫舰是“尼尔吉里”级护卫舰中的第七艘。该护卫舰经过重新设计,具有了先进的攻击和“隐身”能力。“瓦格希尔”号潜艇是第六艘具有反水面和反潜作战能力的 “鲉鱼”级潜艇。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印度海军历史上首次实现三艘国产舰艇同时入役,这对于印度军工生产而言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就”。在参加军舰入役仪式时,莫迪强调了印度作为一个主要海洋大国的稳步发展。哈尔达认为,这三艘军舰的入役标志着印度海上安全能力建设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考虑到印太地区的新兴安全挑战,印度需要跟上其快速增长的海军力量。印度作为印度洋的主要海军力量,在促进该地区的海军合作方面仍然举足轻重。印度海军舰只的增加有可能扩大与伙伴国的海上安全合作,以确保“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秩序”。
最后,哈尔达认为,对于印太地区各国而言,印度海军新舰入役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举措,表明了印度确保地区海上安全秩序的承诺。此外,此举还进一步推动了印度加强国防本土生产的努力。鉴于海洋领域日益成为全球安全格局变化的焦点,优先考虑发展印度的海军实力有助于更好地保卫本国安全,同时也可以让印度得以在新兴的海上秩序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审校:杨鑫钰 编辑:杨倩)
原文于1月24日发表于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上一主题: 印美达成贸易协定的时机已至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