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空间发展新方略:依托国际合作,推进网络治理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7日 浏览量:8209

2017-3-7

戴悦

网络空间治理

(图片来源:法制网)

 

2017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不仅全面宣示了中国在网络问题上的政策立场,还系统阐释了中国开展网络领域对外工作的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行动要点。作为中国首次就网络问题发布的国际战略,这份文件贯彻落实了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破解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一、《战略》发布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不但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交互,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可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网络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向人类社会提出新问题。逐渐拉大的国家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多次发生的数据泄露问题、威胁网络安全的网络攻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无一不对人类社会的网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各国需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对网络空间相关问题的重视,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进行治理。

网络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使得世界各国纷纷寻求网络空间治理的对策。很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对网络空间进行管理。同时,国际社会对于网络空间需要通过制定国际规则进行治理达成了共识,并且做出了一定的努力。2017年2月出版的《塔林手册》2.0版是国际上关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最新进展。《塔林手册》2.0版是北约下设智库协作网络空间防御卓越中心(CCDCOE)针对国际上对2013年出版的《塔林手册》1.0版的质疑,组织专家进行修改完善的产物。然而,两版手册都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从法律性质上看,两版手册属于学者意见,不能对国家产生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两版手册是西方国家争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权的表现,无法代表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尽管当前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有了一定进展,但是世界上仍然没有形成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因此,当前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仍然需要世界各国之间合作,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和利益。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搭建的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平台,在推动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国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向世界阐述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这些重要理念体现出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中国智慧,指导着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实践。另外,中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2015年1月,中国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更新案文。作为国际上第一份全面系统地阐述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文件,这份准则在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行动都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解决网络空间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战略》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战略》的发布是中国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指导下,《战略》明确了中国开展网络领域对外工作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六大战略目标,并列出了中国今后的九项行动计划。

首先,《战略》倡导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坚持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四项基本原则。和平原则提到,为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社会应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网络空间的争端,以合作谋和平。《战略》指出网络空间同样适用主权平等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治网模式,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是主权原则的内在要求。共治原则强调网络空间应当坚持多边参与和多方参与。不仅各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与规则建设,而且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主体也能在网络治理中发挥作用。此外,为了促进互联网效益普遍惠及各地区和国家,世界各国应当积极推动双边、区域和国际发展合作,以实现网络空间的共同发展。

其次,《战略》将维护主权与安全、构建国际规则体系、促进互联网公平治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合作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作为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战略目标。中国致力于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各国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国家行为规范,并支持通过国际社会平等参与和共同决策,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另外,中国充分尊重并保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主张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运用互联网促进各国优秀文化交流借鉴,从而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最后,《战略》明晰了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行动要点。为了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中国将通过参与讨论、加强对话的方式,研究网络领域新威胁和国际法适用网络空间问题。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问题上,中国计划与各国和地区加强合作。中国支持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统筹作用。中国将以推进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机制改革、参加旨在促进互联网关键资源公平分配和管理的国际讨论等方式,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继续贡献力量。同时,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与有关国家继续举行双边互联网论坛以及推动有关区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合作等方式,中国将不断开拓网络空间伙伴关系。此外,在隐私权等公民权益保护、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红利普惠共享、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以及网络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战略》也对今后中国的网络空间对外工作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三、《战略》发布的意义

在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网络空间治理难题,寻求应对之策的时期,中国发布《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战略》的发布,有助于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网络空间领域存在着西方国家争夺国际规则制定权的现象。这种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发布的《战略》是贯彻落实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具体举措,表达了中国支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决心。同时,中国的行动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将会听到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其次,《战略》的发布,促进了中国网络空间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实现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2016年12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对中国网络安全工作进行了指导。《战略》则是着重于中国在网络领域的对外工作。《战略》不但对中国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取得成果进行了总结,而且能够指导中国在网络空间领域参与国际合作的实践。中国将会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践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最后,《战略》的发布,有助于调动各方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积极性。网络空间治理难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解决这个难题并非仅是国家需要面对的任务,社会各方都可以为解决难题贡献智慧。《战略》支持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主体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中国将会在《战略》的指导下,为各方主体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搭建平台,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治理平台的搭建和沟通渠道的拓宽,能够团结社会各方的力量,携手共同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作者是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珞珈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E-Mail: whuiis@whu.edu.cn

联系电话:027-68756726  传真:027-68755912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