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染译评
(图片来源:印度快报)
莫迪率领印人党赢得印度大选以后,新一届政府多名高官就印中边界争端发表观点,反映了印度政府对边界问题的高度重视。6月10日,印度防长辛格称,保卫印度边界仍是新一届政府的“首要任务”。6月11日,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新一届政府将解决印中边界问题视为“重点工作内容”。鉴于以上情况,印度辨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拉凯什·夏尔马(Rakesh Sharma)撰文分析了印中边界争端的未来走向,并探讨了印度对华政治外交的可能举措。
首先,夏尔马分析了所谓“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并将其视为印中边界争端的重要影响因素。夏尔马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是通过经贸往来、国防合作和文化影响等方式,采用胁迫和利诱手段,维系本国在周边地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这种地缘政治目标包含了中国对地理位置因素的考量。中国南海和喜马拉雅地区等方向的地缘政治环境面临争端风险。为了实现“地缘政治目标”,中国一方面需要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并适时提出自己在南海的领土领海主张,以消除本国在该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另一方面,夏尔马认为,“中国将印度视为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并通过对实控线概念的模糊处理实现其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战略目标”。他援引印度学者梅农(Shivshankar Menon)的观点称,中国“并未对实控线进行精确界定”。夏尔马认为,加勒万河谷冲突及班公湖对峙事件反映了中国“故意模糊实控线概念”,为中国实施越线行动、策划心理战和改变边境地区现状创造条件。
其次,夏尔马探讨了印中边界争端的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调研边境管控和边防部队建设情况,并强调要把握边防工作特点规律,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提高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努力锻造卫国戍边“钢铁长城”。夏尔马认为,考虑到中国目前与其他邻国都没有“边防相关问题”,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表述对于印度边界安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一方面,夏尔马提出,2020年5月以来,印中边界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拉达克东部地区”出现了一条两军暂停巡逻的缓冲地带。作者据此推断,推动在该地区暂停巡逻是解放军的“蓄意行为”,因为这有利于解放军避免与印军发生直接冲突,阻止印军在该地区执行日常巡逻任务。夏尔马进一步提出,2020年的冲突延续了1959年的边界争端,反映了中国“试图在实控线西段的什约克河流域沿线建立缓冲区”。另一方面,尽管两国仍然面临冲突风险,但双方都尽量避免爆发战争。印度和中国仍然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都希望避免战争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夏尔马认为中国很清楚,即便其在军事和技术领域拥有非对称优势,但仍然无法避免战争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面临战败导致的声望受损风险。夏尔马援引中国学者胡仕胜对于中印关系“冷暴力”或“非暴力不合作”模式的论断,指出中国官方不希望中印关系彻底破裂。
再次,夏尔马分析了边界问题对印中贸易关系的影响。尽管边境局势紧张,但印度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2023-2024财年,印中双边贸易额达1184 亿美元。但历史也证明,经济相互依赖并不能解决国家间安全问题。米尔斯海默指出,在危机或战争时期,依赖其他国家提供关键经济供应的国家不得不担心供应中断或遭遇勒索的风险。夏尔马认为,中国对周边国家实施“经济威权主义”政策,通常通过一系列经济惩罚措施和贸易武器化举措实现。尽管印度已经开始试图减小同中国的贸易逆差,但要与中国“脱钩”并不容易,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对全球供应链具有重要影响力。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需要增强对贸易依赖武器化的抵御能力。印度政府智库印度国家转型研究所(Niti Aayog)正在研究制定一项全面的行动计划,以逐步缩小印中贸易逆差,运用贸易策略应对新兴地缘政治态势和潜在风险,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
最后,夏尔马讨论了印度应对印中边界争端在内的一系列地缘政治问题的举措。夏尔马相信,中印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敌对和不信任可能会加剧。但即便如此,在外交政策的框架下,中印两国在全球性组织、地区多边或小多边组织上的政治外交互动将继续进行。为此,印度必须采取以下举措。第一,夏尔马认为印度必须留意“中国的野心”,因为“中国将印度视为亚洲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并试图阻碍印度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印度的安全挑战很可能来自其在南亚的“代理人”巴基斯坦。然而,在混乱的全球环境中,在政治、外交、经济和贸易以及军事等各个层面与中国建立开放和成熟的沟通渠道仍是有利的。第二,印度应继续发展军事力量,以便在边界问题特定领域实现预期效果。军事力量的发展应以预防战争、实现可信威慑以及发展反制能力为主要目标。第三,印度必须在贸易往来中从中国获得先进技术,例如绿色能源技术,以降低碳强度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累计电力,实现2030年碳排放目标。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同印度进行互利贸易也是中国向全球伙伴证实其可靠性的方式”。第四,夏尔马认为,“中国极力试图介入南亚事务,并试图增强自身影响力”,因此印度必须通过与南亚邻国加强社会文化交流,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审校:张海龙 编辑:杨倩)
原文于7月3日发表于辨喜基金会官网
上一主题: 印度新一届政府的西亚外交任务
下一主题: 印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Copyright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文章版权均归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